《这个三轮车工人捡到钱包“昧”了?》一文引出一段感人的故事
这个三轮车工人捡到钱包“昧”了?答案是否定的!
本报昨天刊登《这个三轮车工人捡到钱包“昧”了? 》报道后,随即有市民致电本报民情热线,表示这个三轮车工人并没像周女士怀疑的那样捡到钱包后逃逸,而是想方设法把钱包归还给了失主。昨天下午,记者通过舟山电视台记者证实了这一市民的说法,并且还从中采访到一段感人的故事。
这个三轮车工人叫鲍亚琴,她驾驶的三轮车车号为“0890”。
捡到钱包直奔电视台
4月2日傍晚5时20分左右,鲍亚琴踏着三轮车途经定海东海东路蓉浦学院旁,发现路上有一只钱包,便连忙下车捡了起来。
据鲍亚琴后来介绍,她之所以捡到钱包后急匆匆离开现场,是因为当时现场人员繁杂,她生怕有人上来冒领,就赶紧骑车进入芙蓉洲路,直奔舟山电视台,想通过“汪大姐”寻找失主。
舟山电视台记者告诉记者,鲍亚琴赶到电视台后,早已过了下班时间,她只好向门岗阿伯说明情况。随后,她与门岗阿伯清点了钱包内的钱物,里面有700多元现金和许多证卡,还找出了一个电话号码,就打电话过去。对方说自己不是钱包的主人,给了她另外一个电话号码,可是,这个电话却停机了。
因为第二天是清明小长假,门岗阿伯建议鲍亚琴暂时把钱包放在他那里,可鲍亚琴觉得还是自己当面归还失主妥当。离开时,她对门岗阿伯说,如果晚上有人来电视台找钱包,就在东门车站旁的桥上找她,她会等在那里。
整晚站在桥头等失主
吃好晚饭,鲍亚琴真的等在了桥上。鲍亚琴向记者介绍,她捡到钱包后,看到包里的东西介多,失主一定很急,所以总想着尽快把钱包还给人家。“因为我没有手机,电视台门岗阿伯联系不到我,我只好按照跟他原先说好的,在桥上等。”“那天天气很冷,还下着雨,我还特意回家添了衣裤,可我站在桥上还是冻得浑身发抖。过路人、旁边开店的人了解情况后,都劝我回家,可别人的钱包在我手里,我哪里还困得着?就一直劝自己等下去。没想到左等右等,一直等到第二天,也就是3日早上5时多。”鲍亚琴说,整整等了一夜,失主一直没有出现,因为3日上午忙着要去扫墓,她只好悻悻地离开。3日下午2点左右,鲍亚琴又一次赶到舟山电视台,找到了电视台记者。随后,电视台记者从钱包内的一张租房合同入手,终于通过一家中介所找到了失主。
周女士变愕然为喝彩
就在鲍亚琴拼命寻找失主时,周女士则在一个劲地较真。
目睹了鲍亚琴捡到钱包后匆匆离去,周女士以为鲍亚琴“见钱眼开”而逃逸,为此感到愕然,并致电本报民情热线予以谴责。当天,周女士还向“110”报警,要求警方追查此事。
昨天上午,周女士再一次致电本报民情热线较真,要求记者一定要把“昧”钱包的这个三轮车工人挖出来。她说,虽然这件事跟自己毫不搭界,但她无法容忍有损道德的行为,对此事决不放手。
昨晚,记者通过电话向周女士通报了鲍亚琴捡到钱包后所做的一切,话筒里随即传来了周女士爽朗的笑声:“这位三轮车工人的行为太令人感动了,她身上有股正气,值得弘扬。”(徐炜平王笑波)
编辑手记:
美丽的误会
看了本报昨天《这个三轮车工人捡到钱包“昧”了? 》和今天《等失主,她在桥头冻了一个晚上》两篇报道,脑海中突然出现一首歌的名字“美丽的误会”。两篇报道中所展示的一个事件“街头捡钱包”,折射出舟山市民可贵的品质。
周女士看到有三轮车工人捡到钱包后急匆匆地离去,误以为是她想把钱包“昧”了,于是记下了三轮车牌号予以举报。其表现出来的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让人敬佩。
次日上午,记者联系了三轮车管理中心,未查到该中心有关于捡到此钱包的反映,随即发表了《这个三轮车工人捡到钱包“昧”了? 》一文,期待着事件的明朗。
今天发表的《等失主,她在桥头冻了一个晚上》一文主人翁的行为则更让人感动。原来三轮车工人鲍亚琴是放弃了做生意的机会,特意将钱包送到电视台去请求寻找失主,她的拾金不昧举动,更让人敬佩。
街头一只装有不少现金的无主钱包,无疑是考量一个捡包人道德的标尺,这一标尺量出了两篇报道中两位主人翁的高贵品质。如果我们的生活中,多一些像周女士、鲍女士这样的义士,那么我们的生活环境肯定会变得更美好,我们的社会无疑会更和谐。(周怡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