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生意上门,谁都不会将客商拒之门外。而魏塘街道长秀村的商品农业科技芦笋示范区的负责人梅永明却是个特例,看着从上海赶来的客商,他却示意客商回去。“不是我有生意不做,实在是因为当天已没芦笋可卖。”梅永明说,他在电话里跟客商说采摘的芦笋已卖完,可客商就是不信,便出现了登门造访的情况。据了解,梅永明种植的芦笋新品种——阿波罗,由于肉质细嫩纤维少,深受客商们的欢迎。近段时间,该示范区日产芦笋约有3000公斤。
去年,梅永明在与欧洲客商交流时,知晓了芦笋新品种——阿波罗。于是,他在经过反复查阅资料、咨询相关农业专家后,利用美国微生物技术进行本土化培育和种植,共种植150亩。今年芦笋到了采摘期,原本他预计每亩年产量在1500公斤左右。“一般芦笋第一年产量都不高,没想到新品种的芦笋每亩年产量达到了3000公斤,真令我意外。”梅永明说,芦笋分春笋、夏笋和秋笋3种,年产量最高的是夏笋,一般夏笋每亩达1500公斤。阿波罗芦笋粗细均匀,口感偏甜,平均每年45万公斤的产量可能都供不应求。“我在上海设了2个芦笋批发门市部,前来批购的客商络绎不绝。”记者在芦笋示范区采访梅永明时,销售商吴先生正好从上海赶过来。吴先生说,上海门市部的芦笋已被抢购一空,所以他特意到示范区看看。但是,当天示范区的芦笋也已被销售一空,无奈的吴先生只好空手而返。
据梅永明介绍,春节时,芦笋的批发价在每公斤24元左右,虽然现在价格回落了,但是平均价格仍维持在每公斤12元。春节时开始销售,销售额30万元,春节以来产量750公斤左右。记者看到,在包扎芦笋时,芦笋根部都会被切掉,梅永明说,他不会浪费资源,芦笋的根部是好东西,当地有家有机肥厂,他就将芦笋根部卖到厂里发酵做成蘑菇的堆料肥。“芦笋嫩茎可以直接卖钱,其根部、老茎可以做成蘑菇料,蘑菇泥又可以滋养芦笋,如此的循环种植,就是我的特殊种植方式了。”
据悉,梅永明的芦笋示范区与上海粒粒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银龙蔬菜集团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他种植的芦笋内销宁波、杭州、上海三地,外销澳大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