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川来海宁袁花打工的袁女士本是想染个头发“美丽”一下,没想到却惹来了一身麻烦,不仅头皮红肿,脸也肿得像个馒头,吃药打针折腾了一个多月没上班。
近日,也有读者打电话到党报热线投诉,一些美发店染发前不做皮试,导致消费者皮肤过敏。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染发染成“馒头脸”
今年2月,爱美的袁女士想给头发换个颜色,袁花一家理发店老板热情地向她推荐了一款染发剂,20多元一盒。理发店老板称,这款染发剂效果非常不错。当天,袁女士就高高兴兴地回家自己染发。
但在第二天,袁女士就发现头上奇痒无比,头皮也红肿起来,后来连整张脸都肿了起来,身体也感到很不舒服。袁女士赶快去医院检查,据医生初步诊断,是染发剂导致的严重过敏症状。袁女士吃了药,挂了盐水,折腾了一星期才消肿,但对身体影响很大。一个多月了,袁女士一直没有去上班。
到底谁的说法是真实的?
袁女士告诉记者:“当初购买产品时,理发店老板说染发剂效果很好,也没讲要注意什么,我才买来自己染的,结果却吃尽了苦头。而我找到理发店,他们又不愿赔偿我的损失,所以才来投诉。”
袁花工商所的工作人员向理发店老板了解了情况。但是,店老板的描述有点不同:“买之前,我就交待她要先做皮试,皮肤不过敏才可以染发,而她根本连说明书都不看就染发。出了事,责任主要在她自己。”
对此,袁女士承认店老板是交待过自己,但比较含糊,没有交待清楚。“我是从四川来这里打工的,既不识字,又不晓得使用这种产品会产生这么严重的后果。”袁女士说。
工商人员调查后发现,该理发店具有合法资质,产品也是经过相关部门批准的。而消费者所说也是事实,矛盾产生的原因是双方在理解上有了偏差,经营者应该向消费者解释清楚,包括产品的用途、性能和功效等,而不能交待几句就算了。
经多次调解,双方最终达成协议:经营者给予袁女士由于染发造成的身体损害以及误工费、医药费一次性经济补偿2500元。
大多数美发店染发不做皮试
记者发现,不少染发剂的包装盒上都提示使用前应做皮试。但是,当记者在一些美发店问到染发前是否需要做皮试时,得到的大多数答复是“不用”。在市区少年路经营美发店的赵女士说:“做皮试就是在耳根比较敏感的地方看试剂是否过敏,一般需要20分钟,很多顾客不愿意耽误时间,我们也不提倡,毕竟出现过敏的几率不大,很多顾客也不是第一次染发。”在采访中,一些顾客也表示,染发时出现过又疼又痒的过敏症状,由于要求赔偿很麻烦,往往忍忍就算了。
对此,消协人士提醒:消费者使用染发剂等对身体有不良影响的产品时,要对产品进行全面了解,慎重使用;经营者也应详细说明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