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米左右的个头,皮肤略黑,讲起话来语气平和又不失亲切,眼睛炯炯有神。初见费建坤,相信许多人都会对他留下这样的印象。不过,就是这样一位看起来普普通通的乡镇保安队员,10多年间协助民警破案130余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60余名,参与灭火救灾行动100余起,挽回经济损失600多万元。站在这些数字上再次来看费建坤,不由让人肃然起敬。
扬正气:他有硬决心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句诗传递出的是保持和弘扬正气的决心,用到费建坤身上不为过,而且还能找到新的含义。
费建坤是干窑镇人,今年42岁,当被问及如何看待自己的职业时,他说:“保安保安,最重要的就是保大家安全。要是身上没点正气、心里没点正义,那肯定干不了这一行。”军人出身的他,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但左臂上那道13厘米长的刀疤更加坚定了费建坤持正义、扬正气的决心。这个刀疤是费建坤在去年一次巡逻检查中,为保护同伴挺身而出后留下的。对这次“挂彩”,费建坤说他印象最深的是5岁女儿的一句话。“当时我躺在医院里,她趴在我身边,低着头,摸着我的手掌心说‘爸爸,你怎么跑得那么慢啊?下次你一定要跑得快一点,就不会疼了。’”听到这里,费建坤的眼圈红了。孩子的话语触动了他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而他又何尝不知道自己从事的这份站在基层安保维稳前沿的工作面临着怎样的危险。
“2008年4月,我接受了一位办企业的朋友的邀请,到他那里帮忙。但离开4个月后,又重新回到了这个工作岗位上。因为我发现在面对坏人和不公平的事时,我总会有股气在心里憋着。我喜欢保安这份工作,它可以让我在一定时候把这股气发出来。”费建坤说,他跑步很快,当年参加1500米长跑比赛时还拿过奖。但面对坏人和危险,他不能跑,原因就在于他说的那股“气”。我们也可把它叫做正气。
斗坏人:他有软方法
从1996年干窑镇联防队的一名普通保安,到2001年的保安队副队长、2003年的保安队队长,再到2008年的镇专职消防队副队长,费建坤说,他感到肩上的责任越来越大,担子也越来越重。不过,性格乐观的他在多年的工作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一套工作方法。
夜间巡逻、协助民警办案、帮助民警调解民事纠纷……这些都在保安的工作范畴之内。费建坤做保安的这十几年,他和同事们的足迹遍布干窑镇的角角落落。夏天还好,夜间巡逻回来冲个凉水澡就行了。但到了冬天,两件大棉衣还挡不住湿冷的寒气。“这些习惯了就好。但遇到坏人就不一样了,一定要智斗。”提到斗坏人,费建坤讲起了10年前的一件往事。
1999年的一个冬夜,凌晨1时的天气冷得刺骨。费建坤和同事们在干窑大道叶新路口巡逻时,突然发现附近桥上闪过4个人影。凭着直觉,费建坤马上和同事一起追了上去。在一家企业门前,他们发现了这4个人的身影。奇怪的是,在4人身后响起了金属物落地的声音。为了稳住4人情绪,费建坤客气地给4人递烟,并以办理暂住证为由将4人“请”进了干窑派出所。
与此同时,另一组保安队员在该企业附近展开搜索。果然,树丛下找到的4把匕首和3000元现金让这帮窃贼原形毕露。而没有接到失主报案便抓到窃贼这件事,也让干窑群众对费建坤和他的同事们称赞有加。费建坤因为在这起案件中的出色表现,获得了一枚三等荣誉奖章。
爱生活:他钟情于收藏
费建坤说,除了工作,他最大的爱好就是收藏瓷器,尤其是民国时期的粉彩,让他痴迷不已。“我最得意的收藏品,是一件清朝雍正年间产的青花瓷。这个时期的瓷器大多外形庄重、做工精细,看起来方正有型。”花瓶、茶壶、盆罐……已收藏了几百件瓷器的费建坤现在还加入了窑文化研究会。工作之余,逛逛嘉兴的花鸟市场、帮着自己师傅做做木工活、研究一下京砖的制作工艺都让费建坤乐此不疲。
嫉恶是因为尚美,坚守信念是因为热爱生活。在费建坤身上,我们看到了普通人对正气的理解与坚持,也看到了平凡生活中,那股流动在人潮深处的正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