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名师生齐练“江南船拳”》后续报道
本报讯 “体育大课间活动”时间,东栅中心小学全校师生齐练“江南船拳”,许多读者看到晚报相关报道后感觉挺新鲜。“小学生练拳”也立刻成为99号网站网友们热议的话题,这种挖掘、继承嘉兴武术文化的做法获得了网友的赞誉。
学业练拳“两手抓”
网友“老马识途”认为,小学生练拳是一举两得的事,既能强健体魄,又能将嘉兴特色的武术发扬光大,不过学业一定得抓好,要德智体全面发展。
网友“叮当猫”回帖:“如果能将这套拳法发扬光大,嘉兴武术文化也能更好地得以传承。”
网友“秋帆远”觉得,师生齐练“江南船拳”不失为一个丰富体育锻炼、弘扬嘉兴地方特色的好方法。在练拳的过程中,要循序渐进,注意方式方法,最好要与学校的其他锻炼、教育相结合,还要注意持久性,不能搞形式主义。
听说学校还要培养一批小“江南七怪”,网友们都很期待,一些网友还询问能否让自家的孩子也加入学习“江南船拳”的队伍。
促进体育教学创新
近年来,全市兴起了一股学“非遗”、继承“非遗”宝贵传统的热潮,各种“非遗”绝活在课堂上得到传承,如凤桥的黑陶、竹刻,嘉善的田歌,都融入了当地的学校教育课程。
南湖区教文体局副局长俞华良认为,“江南船拳”作为嘉兴的一大特色“非遗”项目,是一项能够广泛传播的武术套路。东栅中心小学将“江南船拳”这一嘉兴特色武术文化训练课程融入“体育大课间活动”,全校师生练得有声有色,更是促进了学校体育教学的创新。
北师大南湖附属学校副校长孙越对东栅中心小学全校师生齐练“江南船拳”的做法十分看好。“弘扬武术传统,要从小学生抓起,我们学校以后也会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设各种类型的社团。”孙越表示,东栅中心小学的小学生毕业后,有一部分将到北师大南湖附属学校读中学,到时候学校将为这批喜欢练“江南船拳”的“小侠士”开设武术社团,为学生们培养兴趣、发展特长搭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