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从4月9日下午召开的全市农业循环经济实验园区建设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我市将着力打造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市,在循环农业实验园区建设中,将以专业特色产业园培育为切入点,在去年培育27个产业园的基础上扩大到40个。副市长潘川弟出席会议。
据悉,除加快培育专业特色产业园外,今年我市农业循环经济实验园区建设的重点还有:指导农业规模经营大户实施农业循环经济生产,全市指导专业规模大户150户以上;积极开展牛粪-蘑菇、稻-菇-葡萄等循环新模式的探索和示范;开发农业废弃物利用新途径,重点做好鲜芦笋茎基和母茎的利用开发;配合省农科院,参与蘑菇废料生物质能转化利用测试等,新埭镇姚浜村今年启动农业循环经济示范村建设。
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市建设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充分发挥目前我市农业循环经济实验园区在新技术、新产业、新制度、新模式试验示范应用方面的优势和作用。建设目标有三项,一是经济量化效益目标。全市主要农作物实现废弃物循环利用,循环利用后单位产出率比同类产业增效5%以上,经济效益2亿元以上。二是生态环境效益目标。通过实施农业各产业循环链接,推进农业废弃物的无害化治理和资源化利用,杜绝养殖废水随意排放、农业秸秆等就地焚烧或随意丢弃,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三是社会发展效益目标。通过实施“水稻-蘑菇-芦笋”、农林牧结合等循环生产链,改善农产品产地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品质,稳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