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任海老师的案头摆着一沓沓的信,全是受助贫困生写给捐助人的感谢信。
浙江在线04月14日讯 据《今日早报》报道“我知道,我今天所得到的是我4年努力换来的,但是如果没有那位好心人,我可能连努力的机会都没有。我很想见见那位好心人,知道他是谁,哪怕只是一个名字也好……”
3月底的一天,浙江大学大四学生小周,给母校遂昌中学曾经的班主任刘仁海老师写了一封信,想拜托老师帮他完成这个心愿。
而刘仁海老师最近也很纠结,4年来,他所任教的遂昌中学先后有126名贫困生受到一位好心人的资助。如今第一批受到资助的贫困生再过两三个月就要毕业了,最近像小周一样,想打听捐助者情况的学生一个又一个写信回来。可是,校方当初答应过捐助者,隐瞒其身份和名字。
毕业生写信给母校只求好心人姓名
23岁的小周就读于浙大求是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上个月刚参加研究生的复试。他是4年前得到好心人资助的贫困生之一。
昨天下午,记者和小周约好在浙大紫金港图书馆见面,而见到他本人已经是晚上近7点了。小周连声说抱歉,他现在基本上每天上午8点出门,到晚上6点多才回寝室,期间大多泡在玉泉校区的实验室或图书馆里。小周穿着很简朴,随身背着一个鼓鼓的书包,打开一看全是一沓沓厚厚的书。
跟着小周回到寝室,同寝室的4位同学都在玩电脑打游戏。小周说,前段时间他顺利通过了上海一家大型国有企业面试,如果不读研就参加工作,因为自己还要还贷款,另外弟弟上大学也需要钱。而他趁这段时间有空,正抓紧时间充电,为将来做准备。
小周说,4年过得可真快,眼见着就要大学毕业了,自己又面临一次人生的转折,不由得就会想起当年那个好心人。
小周的老家在遂昌农村,高考那年,父母因长年的辛劳,身体双双落下疾病,经济状况十分糟糕。加上当时还有一个正在上高一的弟弟,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他都不知道学费在哪里。
“是班主任告诉我学费有着落了,原来有人愿意赞助我上大学。”小周说,那5000元助学款,让他终于能自信地走进大学校园。
4年来,126名贫困大学生得到资助
小周以前的班主任刘仁海,现在是遂昌中学的政教处主任,这4年来,受捐贫困生名单一直由他经手。据他统计,4年来,受这名好心人不同程度资助的贫困生已达到126人,金额接近60万元。
“所有受助学生及家长都不知道钱从何而来,也不知道那位默默帮助他们的人是谁。”刘仁海说,而他也不是很清楚好心人的真实身份。
2006年8月,一笔15.5万元的巨款打入该校账户。绝大部分遂昌中学的老师都不清楚这笔钱从何而来,他们互相打听后,只了解到这是一笔捐助款,捐助人明确要求将这笔钱用于学校当年考上大学的优秀贫困生。
2006年8月29日,学校举行了一个简短的助学仪式,令大家意外的是,神秘的捐助者并没有现身。受到捐助的贫困生和家长找到校长问,校长也只是摇摇头。
到了2007年,这位神秘的捐助者又将15.5万元打入遂昌中学和遂昌县慈善总会的账户,同样明确要求将款项用于帮助遂昌中学考上大学的优秀贫困生。
2007年8月,在遂昌县慈善总会和遂昌中学的组织下,29名考上大学的贫困生拿到了雪中送炭的助学款,而这位神秘的捐助者仍旧隐在幕后,不愿暴露自己的身份。
之后两年,又有61名优秀贫困生得到捐助。年年受捐的学生,年年追着校方打听好心人的真实身份,而学校表示,为了尊重捐助人的意愿,他们不能轻易透露他(她)的身份和姓名。
神秘捐助人鼓励贫困生自食其力
刘老师手里还有好几封当年的受助贫困生写来的信。小陈的信比小周早了一个月,他是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工程的大四学生,今年7月毕业。他在信里附上了另一封信,指明托刘老师转给那位不留名的捐助人。
昨日中午,记者联系上了正在广州上学的小陈。“2006年的高考,我拿到了622分,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家里人高兴得不得了。可是静下来一算,一年6000多元的学费,真是愁死人了。”小陈在电话那头缓缓地说道。
就在小陈以为自己要放弃时,学校老师通知他,一位不留名的好心人决定为遂昌中学考上大学的贫困生每人资助5000元,而自己被选中了。
这4年来,小陈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先后多次获得学校奖学金和企业奖学金。他就靠这些奖金和平时勤工俭学挣来的钱,支持自己读完4年大学。
“老师说,捐助者原则上只捐助第一年的学费,而后面要靠我们自己的努力。不过,如果实在有困难,也可以提出申请。我打定主意要靠自己,很多跟我一样受捐助的同学,也是一样的想法。”小陈自豪地说,“老师说,这位捐助人鼓励我们渡过最难的难关后,要努力自食其力。我想感谢他的不只是头一年的5000元助学款,还有这份鼓励和信任。”
刘仁海告诉记者,这位神秘的好心人在捐助上很有自己的想法。每年学校将优秀贫困生的家庭情况进行分类,并分别按3000-8000元的标准进行捐助。
根据捐助者意愿,受到捐助的都是考上二本以上的优秀贫困生,因为捐助者提出,考取大专以下的学生可能学习不认真,而考上一本或重点大学的学生容易获得奖学金。好心人提出资助第一年的学费,鼓励贫困生通过努力学习获取奖学金或通过助学贷款、勤工俭学的方式自食其力,但如果确有困难可提出申请,能继续获得资助。
不过,据刘仁海透露,4年下来,没有一名已经入学的贫困生再次向母校提出过资助申请。
捐助人是谁?是否愿意和这些心怀感恩的受助学生见面?记者今天将赶赴遂昌中学,寻找校方当年的知情人,揭开这位好心人的神秘面纱。(陈洋根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