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没有一对夫妻像他们一样依偎得如此之紧,没有一对夫妻像他们一样整日形影不离,也没有一对夫妻像他们一样相敬如宾。这对老夫妻就是独山港镇全塘养老院里的朱金根与张爱华。“他俩是住到养老院才相识相爱的,也是在养老院办的喜事呢。”昨天上午,养老院的朱院长对记者说。
残疾老人萌生爱情
昨天天气不好,阴冷潮湿,朱金根把装满热水的取暖袋放到张爱华的手里,宝贝得像个孩子。朱院长说,别看朱大爷年纪大了,照顾老伴可细心了。
朱金根今年67岁了,因双目失明行动不便。他告诉记者,自己并不是先天失明,因为年轻时得病无钱及时治疗,才使眼睛出现了问题。就因为这个原因,他从来没有得到过真正的爱情。
令他没想到的是,来到养老院几年后,他认识了张爱华。张爱华今年64岁,因为先天性脑瘫,右手右脚行动不能控制,导致她说话含糊不清。与朱金根不同的是,她结过婚,生过一个儿子。提起儿子,张爱华十分伤感,她说,因为没有抚养能力,儿子送给了别人。所以,前夫去世后,孤身一人的她就住进了养老院。
两位老人房间相邻,由此相识。经过一段时间,他们成了好友,生活中相互帮助。朱金根笑着说,两人互相弥补缺陷,“你是我的眼睛,我是你的拐杖。”朱金根看着张爱华动情地说。
养老院里结成连理
时间一长,养老院里的人渐渐发现了这样的情况:朱金根与张爱华经常一起散步,有人还亲眼看见张爱华用颤抖的手给朱金根喂饭,不知情的人一看到这情景,肯定以为他们是一对夫妻。5年前的一天,朱金根壮着胆子问张爱华,两人是否住到一起生活。一听这话,张爱华像个害羞的小姑娘,犹豫了一阵后,她微微点了点头。她突然想到朱金根看不见她的表示,随即说了声“好”。
朱金根听到后喜出望外,连忙找到朱院长说了此事。朱院长也很高兴,其实,他们两人日常的一切都被朱院长看在眼里,他早已有了撮合的想法。此时确认两人都同意生活在一起,朱院长马上亲自操办。养老院专门为他们准备了新房,进行了精心布置,并准备了新衣服、被褥、鞋袜等物品,还特地安排了一辆车子送两位老人去平湖市民政局进行了结婚登记。
两位经历人生坎坷的老人在晚年走到一起,大家都给予了深深的祝福。在他们的婚礼上,养老院里所有的人都为他们歌唱。
5年相濡以沫生活
能够名正言顺地生活在一起,两位老人都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虽然在一起生活已经5年了,但我们保持着刚认识时的状态。”朱金根说。
正如朱金根所说,张爱华成了他的眼睛,他成了张爱华的拐杖,两人相互扶持。张爱华爱吃虾,每次吃饭的时候,只要食堂里有这道菜,朱金根都会留一份。晚饭后两人一起散步,朱金根搀扶着张爱华,张爱华指点着方向。他们甚至还敢一起上街,成了镇上居民们眼里一道幸福的风景。“我以前几乎从来不出院门的。”朱金根说。
有了朱金根的照顾,张爱华的生活起居也更有规律了。比如吃药,几种药物在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用量,但张爱华弄不清楚,常常不是药量过多就是时间没控制好。现在,这些问题都在朱金根的细心关注下解决了。
两人结婚已经5年了,“老来相伴”、“相濡以沫”,他们用自然的举动诠释着这些爱情的语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