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4月16日讯以后,这种情况将会越来越少。昨天(15日),杭州市人大组织的背街小巷、庭院改善工程座谈会上,市城管办透露,他们今年已建立居民签字验收制度,工程验收不验收,最后得由居民说了算。
据了解,目前,全市已经制定了312个庭院、1344幢房屋和77条背街小巷改善计划,预计全年项目数将达到330个庭院、1500幢房屋、140条背街小巷的改善。现在,这两项工程总体进展顺利,预计6月底前所有项目全部开工。
小区的庭院到底要不要改?这样改好不好?庭院改善的立项,居民赞同度是个很重要的标准。以前,只要2/3的居民赞同,就可以实施。今年,这个标准提高到了80%,等项目立项后,有关部门还要对不赞同和弃权的住户做好“补课”工作。
施工前得到居民赞同,施工后也不能拍拍屁股走人。城管办今年新推出一项措施,要求施工单位在安装完雨篷、保笼、铝合金窗(塑钢窗)、晒衣架之后,要及时征求居民意见。每户居民要在相应的竣工验收表上签字确认,作为竣工验收和审计的依据。居民和施工单位有异议的,要由区改善办认可并出具证明。如果没有居民签字和区改善办的证明,将不得进行项目的竣工验收。
另外,庭院改善也将不再搞“一刀切”,比如屋顶改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平改坡”或“平改绿”。庭院改善等还追求低碳,比如通过在楼道和庭院推广使用低功率、高亮度的LED灯;绿化上尽可能多种植乔木和灌木等等。
谁都喜欢自己的家门口漂漂亮亮,住在老、旧小区的人,这种愿望更为迫切。这些年,政府部门推出的庭院改善、背街小巷改善工程让许多居民受益。不过,部分经历过庭院改善的居民,有不少不愉快的经历:雨篷装得歪歪斜斜,保笼看上去也不牢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