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海盐召开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今年第一季度,海盐经济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企稳回升的态势,县内工业产值、工业生产性投资等指标同比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多项重要指标增幅较大,见证了海盐经济的“入春”之路。县领导张仁贵、沈晓红、谢剑华、陆瀛、姚沈良等出席会议。
一季度,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产值92.14亿元,较上年大幅增长31.6%,其中县内工业(剔除核电)实现产值72.78亿元,同比增长46.6%,增幅比去年底1.6%的累计增幅增加45个百分点。县内工业产值增速位于嘉兴市五县(市)二区前列,高于全市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
特别是与金融危机发生前的2008年一季度相比,化工制造业增长最快,增长近400%,农副食品加工、饮料制造、玩具制造业增速也都超过100%,这表明今年一季度的产值不仅仅是恢复性增长,更是近两年来大量固定资产投入形成的产能正在稳步释放。而根据初步测算,前3个月,除核电外的697家县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9.78亿元,同比增长44.8%,县内工业总量和增速均创下近年来一季度的最好水平。
与此同时,作为海盐工业经济一大“短板”的县内工业生产性投资,也在一季度出现可喜变化,增幅高于全市平均8.3个百分点。一季度,县内工业性投资完成11.98亿元,同比增长27.6%,拉高一季度投资增长43.4个百分点。此外,与过去工业投资中土地厂房占大头不同,这次一季度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达到6.23亿元,同比增长182.5%,占到全部工业性投资的52%,增幅和占比均创近年新高,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面对2010年一季度的经济形势,县委书记张仁贵认为,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更要保持清醒头脑,辩证地、客观地看待经济工作,分析研究相关指标。他指出,今年是国际国内形势极为复杂的一年,全球经济正在步入恢复性增长轨道,但仍有颇多不确定性。海盐要抓住交通区位优势和“海盐·中国核电城”建设大好机遇,立足主动、未雨绸缪,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应对之策考虑得更周密一些,争取把工作做在前面,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好基础、赢得主动。
二季度是加快推进各项工作的黄金时期、实现全年目标任务的关键阶段,张仁贵强调:“各镇(区)、各部门要振奋精神,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优化软环境,重点抓好‘两新’建设、平台建设、招商引资、项目推进等工作,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