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凌晨1点多,嘉善东门老街区日晖桥北40号大院附近发生火灾,火势迅速蔓延,涉及住户达到10多家,一片近500平方米的老房子被“火烧连营”,几乎成了废墟。据了解,2008年4月下旬,该街区曾发生类似火灾,当时近300平方米老房子被烧成废墟。
老街区
又现“火烧连营”
“凌晨1点多,我在睡梦中突然听到一声爆炸声,可能是煤气瓶或者电视机爆炸,等我开门一看,外面的火已经着了,浓烟滚滚,根本没办法出去。”日晖桥北40号大院内住户袁金发告诉记者,他马上推醒了老伴,什么东西都顾不上拿,直接冲了出去。随后,袁金发急忙拨打了119火警电话。
记者在现场看到,好几处老房子的砖瓦都掉落在地上,木梁和墙体则被熏黑,残垣断壁式的情景让人觉得伤感。据了解,40号大院内除搬出去一户人家外,现在依旧居住在里面的人家共有6户,其中大多数是上了年纪的老人。火势随后蔓延到了日晖桥北46号、48号等,共涉及住户达10多家。
正在记者采访时,一辆人力三轮车慢悠悠地载着两名老人过去,附近的群众马上叫嚷开来:“他们就是受伤的人,可能刚从医院出来。”记者看到,其中一名老人的额头部位包着卫生纱布,而另外一名老人的手部包扎着,他们可能是在冲出火海时被烧伤了。据知情人士介绍,在这次火灾中共有3名老人不同程度受伤。
火海中
涌现众多好心人
曾是黄埔军校17期学员,解放前夕参加革命队伍的郁长军今年已经93岁了,1959年以后搬到日晖桥北46号大院居住。“我是被别人叫醒的,然后有一名外地小伙子搀扶着我出门,他还帮我搬出了家里的电视机和煤气瓶,我心脏不好,幸亏遇到了好心人。”郁长军说,现在最担忧的是居住问题,他不晓得房子烧掉后该住哪里。
记者随后到处查找这名好心人,最后得知他已经去上班了。不过,他的妻子因为腿有残疾,还住在附近。“我老公叫汤家新,我们在这里已经居住了2年,对这里的老人也都有感情了。凌晨着火以后,他马上就想到了附近的老人,还冒险搬出了他们的煤气瓶,我都吓坏了,就怕瓶子爆炸。”四川籍新居民廖天池告诉记者,她的丈夫至少帮助了3名老人从火海中逃生。
实际上,记者在采访中获悉,此次火灾事故中涌现出了众多好心人。日晖桥北48号大院的住户告诉记者,一名姓孙的嘉善人也帮他们家搬了东西,其中也有煤气瓶。“就是我们邻居,40多岁,平时和我们相处得不错,这次要不是这些人帮忙,我们老人就要遭殃了。”
老街区
安全隐患很突出
记者了解到,东门老街区西起谈公南路,东至施家南路,全长650米,两侧以清末民初建筑为主。从广义上来说,附近的住户也都认为,日晖桥北附近的老房子同属于老街区。2008年4月下旬,在中山东路叶家大宅的对面也曾发生“火烧连营”,与此次火灾现场相距并不远。“我们这里的老房子早该整修了,安全隐患非常突出,消防车都进不来,我们在凌晨1点30分左右报警,可车子到这里都已经是凌晨2点20分左右了。”袁金发说。
那么,消防车为何进不来呢?记者今天早晨的亲身体验或许很能说明问题。今天早晨7点30分左右,记者接到报料电话,随后急忙赶往事发现场,但因为出租车无法迅速进入,最后只能打摩的。但小小的东门街道早已摆起了小摊,成了菜市场。因为人来人往太过拥挤,记者不小心从车上摔了下来,幸好只是两个膝盖部位擦破了点皮,并无大碍。数据显示,东门街道最窄处约2米,最宽处大概也就4米。
记者获悉,嘉善县有关部门对东门老街区曾多次进行整治。出于慎重保护历史街区的考虑,2001年和2004年,该县曾分别请上海同济大学和浙江大学做过两轮规划研究,并将其列为县“十一五”国民经济发展计划重点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