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卡通原创动画《魔幻仙踪》。资料图片
浙江在线04月26日讯王展是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美术部的老师,最近,她既忙碌又欢喜。
她忙碌,是因为第六届中国国际动漫节4月28日在杭州启幕。她是动漫节重要项目—— “天眼杯”中国国际少儿漫画大赛组织方的主要负责人之一。
她欢喜,是因为大赛收到的来自世界各地35个国家(地区)少年儿童递交的3万余件漫画作品,全都是原创,大多质量上乘。
“要知道,最初两届大赛,七、八成来稿是临摹或非漫画类的绘画作品。”在王展看来,正是杭州连续举办五届的动漫节带动了青少年动漫创作的发展——那是中国动漫可喜的未来。
今年迎来第六个年头的中国国际动漫节,又吸引了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动漫人参展、参会、参赛。
动漫节,正悄然改变着杭州这座创新之城,塑造了无数充满想像力的孩子,成就了一座城市全新的产业内涵,更新了一座城市的文化形象。
让童年多一种
表达方式
刘翘楚是王展的得意弟子之一。
刘翘楚在青少年活动中心学习漫画的5年间,正是首届动漫节2005年落户杭州、连续在杭举办的5年。她对漫画的兴趣与自信也伴随着动漫节“天眼杯”中国国际少儿漫画大赛而不断成长。第一届“天眼杯”的优秀奖、第二届和第四届“天眼杯”金奖……都被她收入囊中(第三届未参加)。
现在,刘翘楚已是初二学生,与青少年活动中心依依惜别。“画漫画,留给我最大的财富,就是快乐的童年。”刘翘楚说。她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漫画,漫画带来的快乐一直陪伴她左右。
动漫正日益成为少年儿童获取新知、认知善恶、了解社会、品味人生的重要文化载体。与动漫节一起蓬勃发展的校外动漫教育,给刘翘楚这样的杭州孩子带来了不一样的选择。许多少儿动漫社会培训机构,在近几年如雨后春笋般在杭州成立。而在2005年前,杭州只有一家青少年活动中心举办少儿动漫班。“这些变化,与动漫节的举办息息相关。”王展说。
而眼光独到的小学校长——杭州九莲小学的密晓群,则将动漫大胆植入校内教育——打造全国第一家“动漫小学”。
从2007年提出“动漫小学”概念开始,密晓群从没有“闹着玩”。拥有200平方米的校园动漫馆、今年将迎来第3届校园动漫节、每个老师都要会漫画、成立动漫特色班和动漫社、随处可见由学生们自己设计校园卡通吉祥物“莲娃”形象……动漫元素已经从校园环境伸延到教学内容的每个方面。
“当初产生打造动漫小学的想法,正是看到了动漫节对孩子们的吸引力和杭州浓厚的动漫氛围。在九莲小学,每个孩子都能在动漫中找到快乐。”密晓群说。
面对一些更看重“严肃学科”的家长的质疑,这位女校长既有把握又很坦然。她说,要明确的是,引入校园的动漫仅仅是孩子喜闻乐见的一种教学载体,并没有改变小学教学大纲。
密晓群拿了一个曾在校园引起轰动的动漫原创剧《文具搬家》举例。文学社的孩子写了一个文具搬家的故事;动漫社的孩子将故事画成了多格漫画,并将故事主人公改成“莲娃”;戏剧社的孩子们把故事改编成了舞台剧,成为校园里最受欢迎的经典剧目。
“这里有文学原创、漫画原创、表演原创,孩子们在创作中发现生活、演绎生活,相信这一切都是家长乐于见到的。”密晓群很有自信。
在即将到来的第六届动漫节上,也会出现九莲小学动漫COS社社员们的身影。他们将参与COSPALY表演活动,并以“中国风”的动漫形象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