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杭州4月26日讯 本报和浙江少儿出版社发起的“接力小书箱”——为农村学生捐书建小图书馆的活动推出后,得到了众多读者和中小学校的响应,不少读者打来电话、发来电邮咨询捐书事宜,希望能为农村孩子架起一座了解外面世界的桥梁,点亮他们的阅读梦想。
杭州求是小学一位五年级学生说,阅读伴随她成长为一个善于表达、爱好思索的人。她看到我们的报道后马上决定,将自己读过的很多低幼读物,捐给农村同龄人。
翠苑中学文华校区一位初三同学的家长也来电表示,家里有很多儿子看过的书,包括一整套《冒险小虎队》故事和几十本科幻科普类图书。因为爱读书,儿子的书籍已经放满了整整一个书架。这位家长说,借着参与“接力小书箱”活动的机会,正好把儿子的课外读物清理一下,希望这些科普故事能为农村孩子打开一个充满想象的新世界。
一些在杭的中小学也纷纷加入捐书活动。天长小学的楼朝辉校长曾长期在农村基层从事教育工作,对农村孩子充满感情。他说:“农村孩子的阅读量和城里学生差距很大,如果学校、老师、家长一起努力,引导农村学生培养阅读兴趣,可能会对他们的人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近期,天长小学开展了系列读书节活动,下一阶段,正好结合“接力小书箱”活动,开展爱心捐书等更为丰富的活动,为农村和城市孩子搭起沟通的桥梁。
杭州江心岛小学的沈洪校长也来电加入“接力小书箱”活动。她说:“今天,相对落后的山区不仅需要经济上的救助,更需要文化上的援助和交流。‘使自己幸福,给别人幸福,大家共同幸福’是江心岛师生们的共同信念,希望通过‘接力小书箱’,把阅读的幸福传递给农村孩子。书香因爱心而悠长,这将是一场打破城乡地域界限的思想交流、心灵呼应。”
“接力小书箱”活动,期待更多读者的关注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