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人”是对特种兵的一种叫法。4月21日,“猎人”正在集训,背负150公斤重的圆木挑战极限体能。(摄影:赵诗晨)
“猎人”是对特种兵的一种叫法,这些军中精英们有极强的单兵作战能力,适合在各种恶劣条件下,连续完成作战任务,在现代战争中,他们已越来越成为决定战局的重要因素。舟山警备区也有一个训练场,挑选各单位优秀官兵进行强化训练,培养“猎人”。在训练过程中,他们得承受普通人承受不了的艰难困苦。日前,本报记者走进军营,探访这些军中精英的成长过程。
“走进‘猎人’训练场,这里没有姓名、没有职务,没有军衔,只有一个编号和身后代表自己部队的红旗标志着我的身份。除了不可逆转的外伤之外,更多的是因为深藏于内心的恐惧,在这场挑战自我的战斗中,如果我提前离开,就表明我彻底输了……”
“猎人”是对特种兵的一种叫法。在舟山警备区专门有一个训练场,挑选各单位优秀官兵进行强化训练,培养“猎人”。宁波、台州的部队也会选送官兵前来参训。教官刘俊良介绍,猎人训练一年一期,今年是从3月4日开始的,参训40人。 4月21日,当记者来到的时候,这里只剩下25名“猎人”。“他们吃不了苦,就放弃了呗。”刘俊良轻描淡写地带过。
体能,是通过“猎人”训练的第一关。每天早上5时半便开始负重20余公斤拉长跑,通常5公里8公里10公里,若是没跑进规定时间,常会被教官再罚跑一次。 20公斤的背包很重,记者背在身上,觉得整个身体都要往后倒,如果蹲下,没人拉一把站也站不起来。其实这只能算餐前的“开胃菜”,扛圆木、扛轮胎才算家常便饭。
干燥的圆木大约150公斤,四个人一组把它扛在肩上或举在头顶。每换一次肩膀,便喊出一句口号:“猎人必胜!”高举过头顶可是考验体力时候,前面5分钟,大家都还能挺直双臂,渐渐地,手臂开始蜷曲、双腿开始颤抖、身体开始摇晃、脚步开始错乱,重重的喘息一声声传来,可是若一个人过于松劲,圆木便会砸下来,撞在其他队员的头上,“嘣”的一声,会听得人心中一紧。咬紧牙关一次次把它撑起来,等待换动作口令的响起,可那句口令总让人觉得迟迟不来。
驻地后面有一个泥水塘,了解了这个训练项目后才发现,能在干燥的陆地上扛圆木扛轮胎、举炸药箱还是种幸运。跳下水塘走上几步,沉淀在塘底的泥浆便会泛上来,整个水塘浑浊不堪,随之一起来的是河泥腐败的臭味,闻之欲呕。把空心的橡胶轮胎举过头顶,渗透在轮胎里的泥水便直浇下来,看着泥水淋过学员头顶,滑过睫毛、鼻梁、嘴唇,沿着脖子湿透了衣服,记者觉得自己的身上都浸染了这种腐败的臭味。“猎人”们在泥浆里摸爬滚打,前扑、侧倒、溅起的水花刺进眼睛,灌进嘴巴,教官还在岸上叫:“把头埋下去,把头埋下去!”
“你们在干什么?”教官大声发问,“猎人战斗!”“你们为了什么而战斗?”“忠于祖国!”腰板依然挺直的“猎人”们响亮地回答着。
经过一个多月的训练,极限体能这一关已差不多熬过。17号学员来自温州,他说最辛苦的就是开头那一个星期,那时候全天都是搞体能,简直就是车轮战术,怎么难怎么来,怎么累怎么来,人都快崩溃了,七尺汉子痛哭流涕不说,居然更多的是害怕。他说那个时候是一点自信也没有,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害怕之后的困难会接踵而来,害怕自己根本挺不过去,害怕自己会拖累整个组……看着别人一个一个离开,他也想走,可是还是咬牙挺了下来。去年是学员,今年做教官的莫景辉能够体会那种感觉,他说当时练得快崩溃的时候,真是想死的心都有,可是人的潜力是无穷的,一旦过了那关,接下来将势如破竹。
可是,依然有人离开,21日下午,21号学员离开是巧合也是种悲壮,好不容易熬过体能这一关的他,却没有躲过伤病。按照规定,每个部队走人,就要自己把部队的旗帜降半旗。21号学员站在旗杆前,抿着嘴唇,双手解开旗帜的绳索,看着红旗从自己的眼前缓缓落下,同他一起参训的同部队战友们就在他身后看着他。“不行,你降得不够,还不到一半!”教官的声音在此时显得特别的残忍。“你受伤了吗?”记者问他,“没有!”他握着拳低低地吼了一声,可不远处来接他的军官手里却拿着他骨折的X光片。“明年,我就要退伍了,来不了了。”21号学员声音突然间变得低沉而伤感。
同他一起参训同一单位的19号学员看着他离去的背影难过得说不出话来,他说:“我不会离开的,再苦,我也不会离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