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头生猪有“专属身份证”屠宰区一天一清洗
很多市民一提起屠宰场,就会习惯性地皱起眉头掩鼻而过,可当他们真正走进定海的这个屠宰场时,场内的环境却让他们颇为震惊。“没想到一个使用了10多年的屠宰场能保持得这么干净,真让人不敢相信!”市民创卫团里的一位俞女士由衷地赞叹道。
投产于1996年8月的定海定点屠宰场,今年已是“15岁”了。该屠宰场的陈经理告诉记者,作为屠宰场,卫生很重要。去年公司投资14万元,在原先的硬件基础上进行完善,对车间、外墙重新进行粉刷,在保证屠宰场干净的前提下让定海城区的市民吃上了放心猪肉。
1天1次清洗,5天1次消毒
走进屠宰场,就会发现两个入口处,均设有一个地面消毒池。陈经理说,场里配备的两辆放心肉专用车在开进屠宰场时,必须经过这个消毒池,以便对轮胎进行消毒,保证屠宰场的卫生安全。
而管理区内包括工作人员的生活设施、猪场办公设施、与外界接触密切的生产辅助设施;生产区内主要包括交易房、屠宰车间、待宰房及有关生产辅助设施;隔离区包括兽医室、隔离舍、病猪焚烧处理、粪便污水处理设施,均采取了1天1次清洗,5天1次消毒的办法,“近段时间我们开始采用1天1次消毒的办法了。 ”
“三不落地”的派送过程
宰杀完毕的猪,都被套上了“防水装”,由推车送上专用车,等专用车到达菜场后,再由工作人员派送到各个摊位。陈经理解释说,为保证猪肉的食用卫生,屠宰场对生猪实施“三不落地”政策,即胴体不落地、猪头不落地、内脏不落地。
记者看到,悬挂在白肉挂吊区的已被屠宰的猪身上都有2个蓝色的章,一个是产品合格章,另一个是兽疫检验章。“盖有这两个章的猪肉,市民才可以放心购买。”
每头猪都有“专属身份证”
据陈经理介绍,屠宰场从生猪的挑选到猪肉的配送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对刚交易完毕的猪进行检验及检疫,尿检是检疫的基本方法。如发现康复猪,一律集中处理、销毁并掩埋。“上个月我们检查出46头康复猪,这个月月初有9头。”
从今年4月份起,每头生猪又增加一张“身份证”——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只要猪肉、血、毛干净、新鲜,都能轻松获得此证。配有“身份证”的猪肉,让经营者卖得安心,让市民吃得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