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杭州4月30日电(记者 冯源 段菁菁)"70年代之前香港市场上九成是盗版的日本漫画,随着功夫漫画兴起,港产漫画占到市场的七成。"
提到上个世纪70年代,香港漫画市场上的这一变化。香港著名漫画家黄玉郎回忆说,日本画家不懂中国的武侠文化,因此给了港产功夫漫画翻盘的机会。
第六届中国国际动漫节29日下午在杭州萧山休博园举行两岸三地文化创意论坛。除了画功夫漫画著称的黄玉郎之外,另一位到场的著名漫画家是台湾的蔡志忠,他的漫画以诸子百家出名,同样根植于中国文化。
面对西方动漫流行的大投资高技术风格,蔡志忠则认为,技术不是问题,中国动漫要发展还是要有好的内容和创意。
香港有限电视执行董事徐小明曾执导过《霍元甲》、《陈真》和《再向虎山行》等一批风靡大陆的港产电视剧,目前他也在向动漫产业发展。徐小明认为,目前中国动漫仍处于缺乏创意、过度模仿的阶段。
"模仿是必要的过程,但是过程是短是长,我们应该认真把握。"徐小明表示,"功夫、熊猫是中国独一无二的文化元素,但是美国人拿去制作了《功夫熊猫》,讲了一个很好的故事,这个教训值得我们吸取。"
而以《子不语》等漫画成功登陆日本的大陆女漫画家夏达则表示,作品能够在日本获得认可,还是依靠了其中的中国元素。"漫画创作需要真诚,我们生长在中国,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都是在中国形成的,即使想画出不是中国的元素,也是很难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