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5月04日讯加盟水晶花代加工业务,许诺代加工一枝可以赚3元,在杭州打工的江西人小潘本以为找到了一个赚钱的活,可产品做出来后,人家无论如何都不满意。“一分钱没赚到,3000元的保证金也要打水漂。”这让小潘意识到自己是不是中了圈套(本报4月28日有详细报道)。
在本报协调下,小潘总算拿回了大部分保证金。不过,他还是坚称,虽然钱还了,但觉得他们就是骗人的。
小潘的遭遇见报后,很多受害者也站了出来。他们现身说法,声讨“代加工”背后的陷阱。他们说,入了这个局,保证金基本上就拿不回了。
经协调,保证金退了一大半
“谢谢你们出面帮我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退了2300元给我,我想想也算了,花钱买个教训吧。”昨天,记者手机上收到小潘发来的短信。
小潘说,在本报出面协调后,4月28日,他按约定时间再次来到位于“凤凰中心”写字楼的这家请他代加工的贸易公司。“经过半个小时的协商,贸易公司总算同意在扣除原材料成本后,退给2300元,并签了解除合同协议。”
“不过,我上网查过了,我用掉的材料相当便宜,根本不值700元。”
小潘了解到杭州还有个公司,也是请人加工水晶花的。“据我调查,他们好像是一伙的,希望大家擦亮眼睛,千万别和我一样上当了。”
“水晶花”骗局已经有些年头了
代加工水晶花的报道刊登后,本报接到了10多个自称是“受骗者”的电话,他们都说自己加盟水晶花代加工后,保证金被“没收”了。
来自衢州的农民工徐师傅的经历和小潘几乎如出一辙,被“培训”了十几分钟后就签了合同,交了3000元保证金。“他们说一小时能做6枝,我就签了一个月加工1000枝的合同。做好了去交,他们说不合格。而且材料也不够,我向他们买,他们说胶水要800块钱一罐。”徐师傅上网查了,同样的胶水只要几十块,这才发现受骗。“我在工地上那么辛苦,一个月才1000多块,这钱我怎么不心疼?”
也有读者给本报发来短信说,这代加工水晶花绝对是个骗局。“20年前,就有人在用了。”这位读者说,贸易公司的骗钱步骤是这样的:先谎称水晶花是外销的,然后骗人加盟,再签订“霸王条款”,并收取保证金或加盟费。之后就千方百计拖延时间,骗取保证金或违约金。
记者在网上搜索“加工水晶花”,结果出现很多加盟广告和受骗者发的帖子,最早的帖子是2005年发的。
工商发布预警,提醒“三注意”
号称工艺很简单、能赚大钱,然后又利用“合同约定”没收保证金,这种情况工商部门也曾碰到过。“利用自己制作的协议书和对方签合同,之后,又会以种种借口把违约责任推给对方,从而达到诈取保证金的目的。”但由于双方都是签订合同的,工商部门处理起来比较困难。
日前,江干区工商局还发出了预警,提醒碰到类似加盟业务,有意加盟者要多个心眼——
1、要对所代加工的产品“刨根问底”,工艺难度和利润是否符合市场规律。“像简单的一朵水晶花,赚3元的可能性就不是很大。”
2、签合同时,要明确产品的质量要求、验收标准和方法。“是不是存在苛刻难以完成之处,这点一定要事先了解清楚,而不要头脑一热,忙着签合同。”
3、对要交纳保证金的合作,特别要留心。比如合作的金额和保证金是不是成正比,保证金的风险大不大。
工商部门表示,他们会加强对这类企业的监督管理,同时提醒一旦发现上当受骗要迅速向工商、公安机关反映,以便及时追讨,切不可持“小钱买教训”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