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上海持续高温;昨日,大雨滂沱。
无论是在酷热的阳光下,还是在阴霾密布的雨中,每天,我和几十万游客一样,在尽情地挥洒着热情的同时,也在用心捕捉世博的细节。
大世博,小细节。点点滴滴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上海的诚意和真挚。
地上找不到一个烟蒂
世博会开园以来,参观的人数有多少?官方的统计数字是:5月1日至5日,85万,平均每天17万人。
这么多人,地上的垃圾肯定不少吧?可是,在偌大的世博园区内,地上干净得可以用一尘不染来形容,几天下来,我竟然在地上找不到一个烟蒂。偶尔难得发现几片纸屑,仅几秒钟时间,就会冒出一个志愿者,迅速地将纸屑拣走。
如此整洁,太不可思议了!为此,我特地采访了上海城投环境实业世博分公司的茅国烈先生。
茅国烈是天台县人,在该公司当技术员。他介绍,看上去“不可能达到的卫生整洁状况”,之所以能够奇迹般地实现,除了游客的文明素质以外,更得益于世博园区先进的垃圾处理系统。
茅国烈说,这个系统就像一个超大的吸尘器,以管道的形式铺设地下,当垃圾达到一定重量时,就会将相应的信号发送到系统控制中枢,再利用抽风机制造气流,通过地下管道网络,将垃圾“吸”到垃圾收集站。整个垃圾收集流程由电脑程序预设,垃圾运送过程自始至终在全封闭状态下完成,无需任何人工操作,环卫人员也不会与垃圾有任何直接接触。
听了茅国烈的介绍,我提出一个问题:这样的垃圾处理系统太好了,能否引进到我们台州?
茅国烈笑了,说:能,但那是较遥远的事。因为这个垃圾处理系统十分昂贵,目前,地方政府财力还吃不消。
厕位设置了紧急求助按钮
细节中往往有新意。
细节往往在偶然中发现。
蒋先生将我带到中国馆附近,指着不远处的一排外表为银灰色,看起来像集装箱一样的厕所说,与一般厕所不同,那里的每个厕位都设置了一个紧急求助按钮。“如果有人如厕时,因为中暑或其他原因,站不起来了,可以按求助按钮,我们立马就会知道,并在一两分钟内赶赴现场,进行紧急救助。”他说。
在世博轴附近的一个厕所如厕时,一股香气扑鼻而来,让我感到惊讶:厕所怎么会有香气?
因为职业的原因,我一直怀有好奇之心,“少见多怪”。多方打听,找到了一名工作人员。
这名工作人员姓蒋,既热情又耐心。他介绍,为方便游客如厕,世博园共提供了8500多个厕位,其中女厕位是男厕位的两倍。这些厕所不仅能在游客离开后17秒内自动冲厕,而且墙上悬挂的芳香喷雾器,能在固定的间隔内,自动喷出香气,去除厕所的异味。
细节无处不在
留心观察,世博园里细节无处不在。
我在一个直饮水点,轻轻按下水龙头,纯净水立即呈抛物线状涌出,只稍稍弯一下腰,就可以喝到。这样的直饮水点,园区内大约每隔100米到150米就有一个,而且水龙头高度不同,方便不同身高的人饮用。
同样的“小机关”,世博园里还有很多。在园区入口处,我发现移动式降温装置,能够迅速降低周围空气的温度。当气温升高,人们炎热难耐的时候,这“大家伙”就像一个随处移动的“空调”,随时随地为你送上“清凉”。
在一些展馆的入口处,我还看到了无障碍通道和轮椅专用通道。园区显眼位置,摆放着为老弱病残准备的轮椅和一些无障碍设施。
在这些小细节里,无不显示出世博园区花了心思、费了功夫,透露出人性化的服务。
志愿者让人感动
“最让人感动的是志愿者。”一群台州游客参观世博园后,发出如是感慨。
的确,对于每个到世博园区参观的游客来说,路好不好找,有没有地方歇脚,都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
不仅认真回答游客的各种提问,志愿者还会主动为游客释疑解难。“请问,你有什么需要帮忙?”昨日,正当我站在路口,为找一条去马德里馆最近的路而发呆时,一位志愿者主动走上前。
真是有缘,这位志愿者是温岭人,名叫莫海玲,在上海交通大学读书。她说,当一名合格的志愿者要有良好的“业务”素质,最近的厕所在哪里,去危地马拉、埃塞俄比亚馆怎么走,哪里可以喝水,哪家餐厅卖什么食物……所有这些问题,她都烂熟于胸。
莫海玲还说,当志愿者很辛苦,每天要工作十几个小时。长时间站在烈日下,衣服经常湿透,累得小腿发痛,直不起腰。一天中,要回答成千上万个稀奇古怪的问题,口干舌燥,嗓子都哑了。
昨日上午,雨很大,莫海玲在送我一件塑料雨衣后,急匆匆地冲进雨帘,递给正在躲雨的游客一件。
雨衣很薄,且是一次性的,但能遮风挡雨,我的心里漾起一股暖意。此时,世博园上空随风飘荡的纪念歌曲《城市》很优美,与穿草绿色服装的志愿者很契合:“地球捧在我们的手中,让她变蓝,城市就躺在她的怀中,让她更美……”
来源:台州日报 作者: 编辑:杨晓燕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
|
|
相关稿件 |
|
|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