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产业集聚示意图
新闻背景
2002年10月,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实施工业立市战略做大做强衢州制造的若干意见》,简称“工业50条”,随后进行了两次修订完善。“工业50条”的出台和完善,对实施工业立市战略,鼓励工业加快发展,营造全社会关心工业、支持工业的浓厚氛围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市内外经济形势发展变化很快。在内部,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速连续6年达到30%以上,2008年工业经济总量超千亿元,工业经济处于新的发展阶段,转型升级任务较重。在外部,自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企业面临的困难增多,一些政策需要与WTO规则进一步接轨,国家对税收政策的要求更高,部分政策不符合新的要求,同时,一些企业反映政策分散、力度不够、对新兴产业支持导向不明显等。
为适应市内外经济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工业政策需要在支持重点、工作力度等方面与时俱进,逐步完善。2009年8月,市委五届十次全会和市五届政府第九次全会召开后,市领导提出要根据全会精神进一步完善工业政策。随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郑金平召开有关单位负责人会议,提出了工业政策修订的要求,并于今年出台了《加快转型升级推进工业新飞跃的若干意见》(简称“新工业30条”)。
关键词:1亿专项资金
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市政府设立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1亿元。
解读:在1亿元的专项资金中,市财政安排3000万元,市经济开发区、市高新园区筹集7000万元。在“工业50条”中,市财政安排了1500元的工业发展资金。这次财政支持力度增加一倍,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2003年以来,我市工业总量增加了3倍,但是工业发展基金一直没增加;二是体现了我市对推进工业新飞跃的重视。这笔资金实行滚存使用,主要用于主导产业培育、项目储备、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做大做强、节能降耗、中小企业扶持、平台提升等方面的补助和奖励。目前,我市有关部门正在制订该条款的实施细则。
以前,我们提倡扶优扶强,只要大企业大项目就扶持,现在方向变化了,国家从上到下都提出转型升级,扶持重点要推动企业升级转型,不仅要求企业总量做大,而且要求升级换代、结构调整,所以在“新工业30条”中,我市把过去的“工业发展资金”改为“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
关键词:一号工程
政策: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继续实行市级部门招商引资工作考核制度。
解读:我市一直在抓招商引资工作,但“工业50条”在制度上、奖励方法和其它政策上都没有明确,只提出“各地要把引进产业龙头性项目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每个县(市、区)要力争引进一个投资3亿元以上的项目等”方向性的东西。
在“新工业30条”中,招商引资奖励公开化、制度化,目标明确,力度加大,鼓励中介机构和社会人员等利用各种方式开展招商,积极引进符合区域产业导向的工业项目,并在项目竣工投产后,按其引进项目设立的企业首期注册资本的6‰给予奖励,单个项目奖励额最高不超过100万元。鼓励现有企业以商招商,对市本级企业成功引进固定资产投资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的,在项目竣工投产后按其引进项目设立的企业首期注册资本的6‰,给予引进企业的经营者一次性奖励,奖励额最高不超过100万元。特别是对市本级引进首期固定资产投资10亿元以上且按期竣工投产的重大工业项目的第一信息人,给予招商引资特别贡献奖300万元。这在过去,其提法是“对引进项目的第一信息人,当地政府给予适当的一次性奖励”。
关键词:科技创新
政策:构建多元化科技创新体系
解读:拓展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支持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对市区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技术研发中心的,分别给予50万元、20万元和5万元的一次性补助。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对市区认定为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和市级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分别给予5万元、2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列入国家级、省级技术创新类并已实现产业化生产的项目分别给予30万元和15万元的补助。对市区企业获得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国内及省内首台(套)产品并实现产业化生产的项目,分别给予30万元和15万元补助。
关键词:主导产业
政策:推进产业升级转型,加快主导产业培育。
解读:这是一个新的提法,过去,我市提410产业,深化产业集群培育等,这些只是对衢州现有的产业进行梳理。2008年,我市出现主导产业的提法,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内容:以氟硅为代表的新材料、装备制造和三新产业。现在形势变化了,国家提出新兴战略化产业培育,我们的发展思路也要不断地完善和提升。这次提出的主导产业培育,主要是大力培育以氟硅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业为主的主导产业和以新能源、新材料及电子信息产业等为导向的先导性产业。每年在市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中安排一定资金,补助于主导产业培育、产业规划编制、重大工业项目前期谋划、产业基地建设等。
今后,我市有两条主要政策助推主导产业的培育,一是技改力度增加,市区每年根据产业政策和投资规模确定一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对竣工投产并达到一定规模的,按其设备投资额的3%以内给予一次性补助;对市区氟硅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先导性产业,按其设备引进额再给予上浮2个百分点以内的一次性补助。对企业引进国外关键技术并进行产业化生产的,按其技术引进费用的10%以内给予一次性补助。以上补助不含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期内的企业技改,单家企业最高不超过300万元;二是市本级对引进首期固定资产投资3亿元以上的产业重大项目,实行一事一议优惠政策。有些项目按投资数量可能达不到优惠政策要求,但是,它先进性很突出,科技含量高,这样就可以“一事一议”不受政策限制了。
我市提出加快主导产业培育,不仅结合了衢州现状,而且适合整个国家产业升级转型长期发展方向。
关键词:低碳经济
政策: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区域“低碳经济”。
解读:“低碳经济”只是一种比较概括的新提法,全世界都通用。实际上,在“工业50条”中,我们就有一些政策了,比如加大对节能降耗工作的支持力度,市本级每年从工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单列200万元,专项用于市区节能降耗工作经费、节能项目资助和项目节能评审、监测、推广等服务机构奖励;大力发展工业循环经济、鼓励推行清洁生产和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等。这次提出的发展区域“低碳经济”,内容上有一些新变化,每年在市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中安排一定的额度,专门用于支持衢州工业循环经济“5518”工程与节能降耗工作,以及新能源或替代能源示范项目、低碳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实施落后产能淘汰企业的补助等。
链接
“三个一百”联系制度:从2010年开始,市本级每年排出100家重点骨干企业或重点工业项目,从100个左右部门(单位)中,安排100名左右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实施挂钩联系制度。其主要任务是排查梳理发展难题,即时办结一批难题,集中解决一批重大问题。挂钩联系名单一年一定,重点项目联系工作要到项目完工。(记者毛一韬王飞通讯员杨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