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6日,丽水市莲都区城北小学的学生和母亲一起,开展以母亲节感恩为主题的班队活动。 朱丽勇 摄
|
浙江日报杭州5月6日讯“母亲节,你怎么过?”离5月9日母亲节还有几天,许多人已经开始打探,该用什么方式感谢母亲。
今年的母亲节,许多人早早地做好了打算。不管是白领、学生还是远离家乡打工的人,他们都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感激——
年轻一辈热衷送礼
在白马广告公司上班的谢煜,一个礼拜前就开始准备母亲节礼物。“平时工作挺忙的,5月9日那天估计没有时间回去陪妈妈,就送点礼物表表心意。”
谢煜知道妈妈爱吃炒货,就到附近一家有名的炒货铺买了杏仁、腰果、松子,委托快递公司送到江西老家。今天一早,妈妈就打来电话,说收到礼物,很开心。“不过,妈妈心疼我花钱,不让我多买,要不我还想买点首饰和衣服送给她。”谢煜说。
和谢煜一样,许多年轻人因为工作和学习的关系,不能回家陪妈妈过节,他们都选择买一份礼物送给妈妈。
在浙江大学计算机专业读博士的黄帅,最近也在考虑母亲节送什么礼物给妈妈。“从小到大,妈妈为了照顾、培养我,花了很大的心血。”黄帅目前还在一家软件公司兼职,他觉得,在母亲节这个特殊的日子,应该送一份礼物,“我打算送营养品给妈妈,希望她身体健康。”
成家子女温馨陪伴
比起一些年轻人,已经成家的子女更向往留在母亲身边,陪她们度过一个温馨快乐的母亲节。
“小时侯家里条件不好,妈妈有什么好东西,都会留给我们几个兄妹,她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我们身上。”家住曙光路友谊新村的刘宏理说。前几年,刘宏理的父亲去世了,母亲独自一个人生活。
今年的母亲节,他和几个兄妹商量,无论那天有什么事情,都要抽空回家给母亲过节。“妈妈年纪大了,也不肯找保姆,家里的事都亲历亲为。”刘宏理决定,母亲节那天,他们要把家务活全部揽下来,让母亲好好休息一天,还要为她烧一桌饭菜,以表达感激之情。
家住古墩路嘉绿景苑的吕晓磊,去年12月做了妈妈。喂牛奶、换尿布、半夜起床照看孩子……“有了孩子才知道,妈妈养育我太不容易了。”
5月9日,小吕想给妈妈过一个温馨的母亲节。这几天,她悄悄地准备了许多卡片,在每张卡片上写下小时侯和妈妈有关的小故事,并表达对母亲的爱意。
“母亲节那天,我会把这些卡片放在她的床头,给她一个惊喜。”
电话信件表达爱意
不少外地来杭州打工的人,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感恩。
从河南周口来杭州打工的马大辉,在杭州开出租车已经4年。他的父母都在老家务农,平时和父母的联系不多。
“到了杭州后,我才知道有母亲节。”昨天,马大辉看到一则“为了给儿子省钱,母亲徒步走18天回家”的新闻,他感觉很辛酸,想起自己的妈妈也是为省钱,总是拒绝来杭州。
既要租房,又要养家,马大辉的经济压力很大,“今年母亲节,我准备打一个电话给妈妈,谢谢她的养育之恩,等我经济条件好一点,再给她补一份礼物。”
也有人选择给妈妈写一封信。
甘肃定西的姜瑞芳,2008年到杭州城西一家小公司做财务工作,为了省钱,她一直没有回过家。一个22岁的女孩子远离家乡,妈妈总是不放心,经常打电话给她,嘘寒问暖。
今年母亲节,姜瑞芳也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礼物”——给妈妈的一封信。“妈妈,我已经长大了,您为我操劳了20多年,现在也该歇歇了……”小姜说:“平时在电话里很多感谢的话说不出口,在信里都写了,我想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