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对县(市、区)或部门单位进行行风评议,此种做法早已有之,但作为一个乡镇,黄岩区院桥镇从2006年开始,采取面对面质询、点对点管理、线对线沟通的立体式管理办法,对并非所属的部门单位的行风进行评议,时间持续4年之久,形成了网络式的互通管理平台,这在全市实属少见,个中做法,不妨借鉴。
群众满意是评议的根本
黄岩区院桥镇共有水库管理站、广电站、派出所、司法所、卫生监督所、公管所、工商所等19个站所。在归属管理上,这些站所都不是院桥镇党委政府的下属单位。但这些单位普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一度时期,群众反响强烈。
2005年的农网改造、供电扩容,让当地不少群众对供电所的形象大打折扣。明明一两天内可以开工的,如果不送点烟酒“意思意思”,就要拖上一个星期甚至半个月;明明一大早可以进场施工,施工人员偏偏要临近中午进村,目的是想让村里请一餐饭。
类似情况,在其他站所也不同程度存在。
怎么办?2006年,院桥镇党委和人大主席团决定对水管站、工商所、国税分局、国土所、电信支局等12个单位的行风进行评议,并将之列为一项重要的常态工作。
评议内容涵盖这些单位的所有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一句话,群众满意,是评议的根本。
面对面质询
既然是一项常态工作,就必须动真格。其中面对面质询,用被质询对象的话来说,就是“这招太狠了,使得我们不得不在平常认认真真工作,上台时老老实实述职。”
说到面对面质询,黄岩区院桥镇供电所负责人邵胜感受很深。他每年都要到镇里上台作述职报告,接受全镇150多名代表对供电所的行风评议。述职后,代表们会轮番走上讲台,当面向他质询,说话尖锐,不留情面。
“吓死了。述职时,如履薄冰,生怕过不了关,让我下不了台。”邵胜说。
像供电所这样,每年到镇里述职,接受代表质询的单位,到去年,已增加到19个。
第一次接受面对面质询,邵胜心里有些不服气。认为供电所并非院桥镇直接领导,为什么非得让院桥镇组织的150名代表认可?
但事实是,这项工作得到了供电所主管部门——区供电局的全力支持。而且有前车之鉴,4年前,邵胜的前任,就是因为在评议中得不到通过,镇党委将之通报给区供电局,很快被调离工作单位。
邵胜明白重蹈覆辙的后果。为此,他上任伊始,就对供电所的工作进行全面整改。农网改造排好计划、时段,决不允许施工人员接受村民的吃请。供电扩容时,主动帮助各村争项目、报批、办手续。第二年,供电所的形象改变了,群众反映满意,150多名代表评议一致通过。
点对点管理
行风评议工作由该镇领导小组牵头,镇人大、纪委具体部署。评议人员由专门聘请的各级人大代表、党代表、政协委员和企业界、种养殖户、村干部等代表组成监督员,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与有些部门、单位一年评议一次不同的是,院桥镇的评议工作实行点对点管理,常年开展。对年终述职群众满意度差、评议不合格的单位,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同时实施交办——催办——督办——查办的“四办制度”。150多名监督员则分片负责,包干监督。对整改单位,监督员们盯住不放,每季度上门,检查、敦促整改。
该镇有一条地处闹市的新村北路,由于路窄车多,乱设摊点,经常堵塞,加上一些人乱扔垃圾,卫生状况极差,群众反响很大。
去年9月,行风评议小组发出整改通知书,并交给监督员负责。城管部门对此并没有动真格,治标不治本,整改效果不明显。监督员再次到城管部门催办。这之后,城管部门“动作”大了,整改措施也有力了,治理效果显著。没想到,几个月后,新村北路脏乱差状况又开始反弹。
这次,监督员不客气了,上门督办。迫于压力,城管部门投入人力物力,对新村北路进行彻底整治,并制定了长效管理措施。迄今,该路整洁、畅通了,事故少了,群众对此比较满意。
线对线沟通
对站所进行行风评议,难就难在这些站所都不属当地党委政府直接领导。如果各站所“不买账”,评议结果落不到实处,整个评议工作岂不是形同虚设?
院桥镇的做法是,与所有被列入评议对象的19个站所主管部门协作,实行线对线沟通,取得这些主管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对被评为“群众满意站所”的单位,镇党委除发奖金、通报表彰以外,镇领导还要亲自将大红喜报送到该站所主管部门。
其实,每个站所的主管部门都希望下属单位能积极配合评议工作,并以优异成绩获得好评。因此,主管部门经常主动与评议小组、监督员联系,要求他们严格、公平评议,及时反馈评议结果。
院桥镇派出所、公管所、秀岭水库等多个单位,在前几年的行风评议中都曾被评为“群众不满意站所”,主管部门很快对这些站所负责人作了调整,有些被免职,有些被调离原工作单位。
来源:台州日报 作者: 编辑:杨晓燕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
|
|
相关稿件 |
|
|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