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崔璀王建平通讯员柳晓燕
最近,云和县云和镇隔溪寮村农民严景忠,正忙着在自家10多亩玉米地里种植荸荠。“荸荠和玉米的市场行情都很好,如果能让两种农作物生长在同一块地里,效益就能翻番了。”严景忠说,玉米和荸荠轮作,在云和还没有先例。
在没有可借鉴样板的情况下,严景忠如何敢于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云和县农业部门每年都会引进一些农作物新品种和部分小型农业项目,邀请资深的农户担任‘试验师’,开展项目合作,试种新品种、试验新技术。”云和县农业局种子站站长张学荣介绍说。
“新品种、新技术若没有经过试验就盲目进行推广,很可能会给农民造成损失,所以我们先请担任‘试验师’的农民在田地里开辟出试验区,实地进行检验。”张学荣告诉记者,所有的新品种、新技术都由农业部门免费提供,而因此产生的收益,则全部归参与试验的农民所有。“农业项目的实地试验成功后,云和县农业局还会专门开辟示范区,对项目进行推广性试验,承担试验工作的主体还是当地的资深农民。”
在严景忠进行荸荠玉米轮作试验时,云和镇程宅村农民李新田也着手进行着稻谷新品种的种植试验。“每种一个新品种,就有100元的试验补贴。”李新田说,在受邀成为试验师后,他便与农业科技人员进行了明确分工――由他负责进行日常管理工作,而科技员则隔三天就到田头对农作物的生长情况进行记录,一直持续到新品种成熟为止。
“别看试验面积并不大,但试验的结果是非常宝贵的。”据李新田介绍,最近几年,他的试验田里已经先后试种了上百个品种的新型农作物,但最终通过实践检验并成功推广的,只有包括浙中优8号等在内的3个主打品种。“这3个主打品种从试验到推广花了足足4年时间,确保了推广后的万无一失。”李新田说。
如今,三个率先获得成功的主打品种,已经占到了云和县稻谷品种的60%,与旧品种相比,新品种稻的亩产量能增加50多公斤,使“十一五”期间云和县的粮食产量递增了10%。
通过邀请资深农民担任“试验师”,近年来云和县已经试种了超过1000多个农作物新品种,经过不断淘劣选优,已有近百个农作物新品种成为当地主导品种,使农民顺利实现了增产增收。
编后:
靡革匪因,靡故匪新。任何创新都不可能无端而发,大多是敢于尝试的结果;同时,任何创新都不可能一步到位,往往由点滴积累而来。云和邀请资深农民担任农作物新品种“试验师”,一方面,当地农业局敢于尝试,以新换旧的观念、制度起到了开山领头的作用;另一方面,资深农民本身所具备的经验、实干精神,更是这近百个农作物新品种得以成功试验推广的源源动力。国民经济以农业为根本和基础,其发展则需要不断地改革和创新,故而农业科技创新,可谓此间根本的根本、基础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