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年多扎实有效的创建工作,我市的节水制度已经形成,市民的创建激情已经转换为日常的节水习惯,企业更是充分体会到了节水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市委、市政府创建节水型城市的这一新追求,得到了市民的普遍认可,并成了自觉行动
我市历来重视节水工作,早在1998年,市政府就出台了创建节水型城市的有关文件。自去年6月份开展创建节水型城市活动至今,节约用水已经不再是政府单方面推行的工作,除公共财力投入外,企事业单位、学校、团体等也主动投入资金参与节水型社会建设,并通过节水实实在在“出效益、出利润”。
典型引路全民动员
节水型社会建设是发展理念的重大转变,也是一次社会变革和制度创新的实践。
在我市创建初期的普查中,滴水、长流水等这些浪费水的现象相当普遍。面对这一现状,我市开展了“节水进机关”“节水进社区”“节水进校园”等节水大行动,实施了节水型企业(单位)和小区创建工程,确定39家企业(单位)和10个社区为首批创建对象。通过创建节水型企业(单位)和社区,以促、帮、带等形式,推广节水先进经验和做法,有效查堵了“跑、冒、滴、漏”现象,企业、单位和家庭的用水效率大为提高。今年4月份,首批节水型企业(单位)和社区正式通过审核并授牌(命名)。
在先进典型的引领下,全市24个市级成员单位和定海、普陀、临城新区的主要社区及用水行业,也都全面投入到创建工作中。
社会各界对节水工作更加重视和支持,基层单位对创建更加积极主动,城市节水管理基础工作更加健全和完善,城市节水技术指标中除个别已经接近外,其余全部达到甚至超过了国家考核要求。节水意识,正渗透到城市和渔农村的每一个细胞。
企业用水“勒紧裤腰带”
作为用水大户,企业是创建节水型城市的关键所在。
企业“节水”不仅仅局限于量的减少,更重在对水资源进行更充分的利用和更科学的管理。落实到操作层面,则是通过建立以经济、科技为主要抓手的节水机制,不断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创建节水型经济发展模式。
岛城企业纷纷加入“节水型”行列,浙江海中洲旅业有限公司去年在职工浴室及客房内全部安装了空气膨化淋浴阀,投入不大,节水率却高达70%。欧华造船有限公司,2008年期间月用水量是10万吨,2009年通过整改下降到5万吨,整整少了一半。据估计,“欧华”在水电煤等能源上一年可节约300万元人民币。舟山立洲水产公司以前每吨虾仁耗水量34.5吨,现在下降到29.69吨,但产品质量毫无影响。减少了水费和排污费的支出,公司的利润当然水涨船高。
昔日“比效益”的企业家们,如今开始“赛节水”。
居民节水“细水长流”
“创建为了市民,创建依靠市民,创建惠及市民。”注重从身边小事做起,节约珍贵的水资源,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市民的自觉行动。“一水多用”,是定海桔园社区居民蔡先生多年来的生活习惯。在他家里,无论是洗菜水、淘米水,还是洗衣服用过的水,都不随便泼掉。蔡先生特地购置了大大小小近10只脸盆,分门别类用来盛放各种仍有“使用价值”的水:淘米水、煮面水用来洗菜;洗菜水用来冲厕所、浇花;洗澡水、洗脸水和洗衣水则用来擦地板。可别小看了这样的“一水多用”,蔡先生介绍说,经测算,他的“土办法”可以使家庭用水量减少一半以上。日积月累,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倡导“一水多用”,是我市创建节水型小区的重点。社区居民大多养成这样的习惯:在厨房和卫生间分设两个塑料桶,把洗菜、洗米、洗衣水积攒起来;在水池中放个盆或桶,避免用长流水洗东西……在一些节水型创建试点小区,居民们还相互学习节水“土办法”。定海桔南社区主任裴琼珠感慨道:“居民们高涨的节水热情,也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我们家搁置的水桶现在重新有了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