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德清往返杭州的K588路公交之后,海宁长安与杭州下沙公交也已开通,绍兴县轻纺城与杭州主城区的公交线路目前进入实质性协商,安吉杭州间公交站点设置也渐浮出水面……14日,杭州都市经济圈协调会办公室第七次主任办公会议在绍兴召开,在通报今年都市圈工作开展情况之后,四城市认真评审都市圈徽标,并就都市圈第四次市长会议的筹备等工作达成共识。
县市“邻居”更主动融杭
安吉、桐乡等县市融杭动作进一步加强,海宁市还将在近期在杭州市委党校举办融杭培训班。“都市圈协调办副主任徐文霞介绍,今年以来,临杭的6个节点县市纷纷主动上门对接都市圈工作。
4月中旬,杭州与德清、安吉、海宁、桐乡、诸暨等地分别组织13路居民体验团互相“串门”,共同体验城市生活品质。
自从德清与杭州开通国内首条跨区域公交K588路之后,每年杭州到德清旅游人数超过70万人次。今年2月,交通专委会召开第五次专题会议,围绕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和跨地区交通建设进行对接与探讨,加快了钱江通道南接线、京杭运河二通道、杭长高速延伸线的推进力度。目前,海宁紧跟德清之后,开通了杭州下沙至海宁长安的公交路线。绍兴县轻纺城到杭州主城区、安吉到杭州等公交一体化工作也紧锣密鼓地筹划之中。
都市圈“蓝图”基本绘就
都市圈协调办主任周开疆透露,杭嘉湖绍四城市共同关注的《杭州都市经济圈发展规划》目前已经省发改委上报省政府,“待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就正式出台了”。
据介绍,都市圈《规划》于去年正式上报省里后,省发改委牵头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认真评审,并提出了修改意见。在调整了有关基础数据和规划期限后,强化了《规划》与十二五规划的衔接,并增加了有关产业集聚新平台建设的内容,尤其是一些重大项目得到了进一步梳理。
杭嘉湖绍同一“身份标签”
杭州都市经济圈徽标自3月中旬面向社会征集以来,共收到全国各地应征作品近200件。随着5件入围作品的脱颖而出,征集阶段已于日前结束。当天的会议上,与会四城市就入围徽标进行了认真评审,并提出了许多富有创意的修改意见。
在肯定了入围作品的创意理念和设计水准之外,就徽标字体是用印刷体还是书法字体,英文标识如何规范,如何增强徽标的独特性与唯一性等方面,与会领导与专家一起探讨,最终推荐三件入围作品进一步修改,并将提交杭州都市经济圈第四次市长联席会议审议揭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