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长收到的收看通知
昨日11:43,沈女士来电:我的孩子在西湖区一所小学上三年级。上周五收到一张通知,让孩子在周日上午7点55分,收看浙江一家电视台的一个专题节目,叫“素质教育与考试心理”。注明要家长陪同看,做笔记,还要填一张表格交给学校。我们很认真的,准时坐下来看。节目时间是一个小时,看了半个多小时我就明白了,就是一个产品的广告,产品叫“学习考试好帮手”,是一套光盘。光盘在凤起路一家平价书店卖。据我所知,西湖区还有几所学校也发了这张通知。一定要家长陪孩子看广告,还要交调查卷,调查卷上还要家长留电话,这太过分了……
每次介绍到关键的学习方法
就说详见“学习考试好帮手”
沈女士说,孩子把收看电视讲座的任务抄在作业的最后一项,看完之后要填一个单子,填完星期一交给老师。
沈女士对这项作业很重视,上周日,和孩子一起准时坐在电视机前,收看这个讲座,还拿出笔记本做详细记录。
她拿出笔记本,跟我介绍讲座内容——
“先介绍在考试过程中,放弃不会做的,要避重就轻,先把会做的做完,再思考不会做的,这点还是好的。后来讲,做选择题的时候,要巧用推理,学会了他的一套推理方法,马上会做题,但就是不说怎么推理的。之后几次说到关键方法介绍的时候,就不说了。总是提起‘学习考试好帮手’,讲到一半的时候,下面开始滚动字幕,杭州人民书店、凤起路平价书店可以买到,余杭、建德、萧山又在什么地方买。我就知道是广告了。讲座结束后,直接跳出全屏的文字,今天活动价299,只有一天,如果再加150块,可以赠送一张‘同桌一百’网站的听课卡,价值1200块。接着开始讲那个网站的发展史,我看看就是自编自导自演的一段故事。”
就算不是广告,沈女士对讲座宣扬的学习方法也很反感。举了个例子,讲座教学生记忆李白的生卒年,701年和762年,根据谐音编成了一个故事:李白的妻子为了买灵药给李白治病,她走了很多路儿。
“说来说去,就是怎么样用取巧的方法,取得高分,是想把学生变成考试机器,完全违背了学习本质。”
沈女士与西湖区另外两所学校的朋友聊天,他们都说,周日被要求看了这场讲座。
要求家长和孩子准时收看节目
回答问卷并填写手机号码
联系上西湖区另一所小学,也向全校发放了同样的通知。
通知有A4纸一半大,最上排写着,请于本周日上午7:55收看××电视台××频道。下面用大号加粗字体写着名称:素质教育与考试心理。
很多家长非常反感
校长看了讲座后半部分
也认为要求学生和家长收看这个节目欠妥
数了一下,一个班35人,有20人的家长留下了电话号码。
绝大多数家长认真填写了问题,有几个应付了一下。有一位家长专门在单子后面写道:为促销而拼凑的教育方法,难以真正适应每个孩子。教好孩子的学习,不能靠“专家”,还是得靠家长在实践中探索。
电话联系了几位家长,他们对此反应不一:
“讲座内容还行,有的能启发学生。现在这个社会,这样的广告无所谓啦。”
“有一点用,也有点广告的嫌疑,反正不会去买。”
“考试心理那部分讲得还行,学习方法上跟以前的差不多。”
“我不太相信他说的那些方法,完全是广告。怎么可能小学到高中的知识点都包括?还是要靠老师讲,认真听。”
校长看了讲座后半部分
也认为要求学生和家长收看这个节目欠妥
这所学校的校长说,“上周四,一个男的拿着很多单子来找我,问我有没有收到教育局的通知,星期天看讲座。当时区教育局已经从内网传来了通知。这个男的拿出两份通知,内容是一样的,一份是西湖区教育局敲章的,一份是杭州市教育局敲章的。两份上面都有中国教育学会课题组的章,都是原件。他给我留了一份市教育局敲章的复印件。”
校长拿出这份通知——
关于收看“素质教育与考试心理”专题节目的通知
尊敬的领导:
××电视台(××频道)于本周日将转播中国教育学会课题“素质教育与考试心理”专题节目,具体安排如下:
播出时间:2010年5月16日早上7:55
(时长60分钟)
播出频道:××电视台(××频道)
协办单位:中国教育学会
适合对象:中、小学生
请相关单位给予配合,通知学生和家长届时在家收看并提出宝贵意见!
中国教育学会课题组
2010年5月6日
通知上面有3个公章:杭州市教育局办公室,中国教育学会课题组,还有一个就是这所学校的章。
校长还在通知上写了两点意见:1.下周一收回,按班级或年级收到油印室;2.家长可自愿留手机号码,也可不留。
周日,校长自己也看了讲座的后半截,“我当时感觉也奇怪,怎么让学生看这种东西。今天早晨也有家长跟我说过,我向区教育局汇报,他们说,他们也受骗了。”
学校另外一位姓陈的负责人说:“本来只要不是教育行政部门下来的,学校一律不接待对外宣传的。这次之所以让学生收看了,是因为收到了正规的教育行政部门下来的通知函,学校也只是把这个信息告诉家长,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学校也没有权利要求家长必须看。”
校长说,经常有人想来学校讲座,推荐学习机什么的,学校一律拒绝。
昨天晚些时候,我们又得到消息说,杭州的不少小学,都收到通知,要求在周日收看这个讲座。
推销光碟的是一家外地公司
临时租用书店场地一天
下午找到人民书店,在文二路和学院路交叉的地方,外表看上去跟新华书店差不多,店员说没有《学习考试好帮手》卖。
“他们昨天租用我们的场地,只卖一天。昨天来买的人很多,好像都卖完了,最后留了十套在这里,今天早晨都卖掉了。”
另一个店员说,“买的人多,问题也多,今天好几个人来反映,碟子放不出来,与我们无关的。”
书店玻璃门上贴着公告,说光碟有问题,直接联系北京博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电话:400-634××××;01860393××××。
网上查不到这个公司的任何信息。
拨通400电话:您好,欢迎您的致电,产品订购请按1,产品咨询请按2,售后服务请按3,留言请按4,人工服务请按0。
接通咨询电话,小姐很耐心、详细地讲解这套光盘的内容,还说只有昨天是活动价299,今天应该是399的,如果订购,可以帮我申请299的价格,需要同桌一百网站卡,也可以帮我申请150的优惠价。
至于公司如何与学校联系上,公司的运作方式是怎么样的,接线员一律不知道,也不透露任何公司领导的电话。
又拨通了外地手机号,接电话的是个男的,说他在北京,专门负责浙江地区订货、送货的,公司其他情况,他也不知道,有什么事情他也只能问400。查了下他的电话归属地:河南濮阳。
全国很多小学生
都曾周日早起看这个“广告”
百度一下“素质教育与考试心理”,广东、湖北、重庆、河南等地,都出现了关于收看“素质教育与考试心理”的通知,都是各地教育局发出的通知,视频却一个也搜不出。
但是,输入“学习考试好帮手”,却跳出了200多个视频,其中一个标有浙江这家电视台台标的视频,受访的西湖区这所学校的校长看了,说与电视上放的一模一样,里面人物穿的衣服都是一样的。
有网友专门在百度建了一个“学习考试好帮手”贴吧,帖子的标题多指这是一个骗局:《一个让人深思的骗局》《学习考试好帮手忽悠人》《大骗子》……
《南京晨报》2008年11月11日对此有过报道——
《多所小学要学生周日早起看“广告”》
……按照这套光盘上的介绍,记者致电北京师范大学,询问他们学校是否有这个博士(本报记者注:视频中的讲座主讲人)。他们告诉记者,他们查过了,学校里并没有这么一个博士。
北师大办公室的一位老师告诉记者,之前已经有一些家长打过电话来询问这个人了,他们也查过了,这个人肯定不是他们学校的。这位老师对记者说:“你们赶紧报警吧,这个人太可恶了。自己招摇撞骗不说,还败坏我们学校的名声。”都市快报 通讯员 周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