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末民初的大炮、汽车形糕点模具。

“牛头”模具倒过来看却是只“坐猴”。

不同模具图案 代表不同含义
“虽然这些模具年代都很久远,但是摸上去手感依然光滑,图案清晰细腻,线条流畅。”郎军工热情地向我们介绍起他的印糕模具。据了解,这些不同的模具上,不同的图案代表不同的含义,用来制作不同的糕点。
郎军工收藏的印糕模具主要有祭祀、做寿、清明果、中秋月饼、过年年糕等几大类。其中,刻有带乌纱帽的古人模样的印糕模具,周围点缀了许多花草,代表清明踏青含义,用来制作清明果;刻有如意图案的模具是专门用制作年糕的,还有制作定胜糕的模具、印制老人过寿吃的寿糕的模具,印制月饼的模具等等。记者在郎军工的家中看到了一种祭祀用的印糕模具,上有麒麟送子和龙凤呈祥图案,圆圆的,糕饼做好按上去后合上,不一会儿一块惟妙惟肖的糕点就会制作完成。
郎军工说,自己对这种民俗文化类的东西情有独钟,平时就喜欢去杭州的收藏品市场逛逛,淘淘宝,看着欢喜就买了下来。
小时候很多人都吃过年糕,那黄白如玉的年糕,本是为年夜祭神、岁朝供祖的祭品。现在,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吃的年糕大多从专门的糕点厂产出,这种传统的制作年糕的工艺正在逐渐被遗忘,那些制作年糕的木质模具也被当作废木头扔到了一旁。
郎军工,家住杭州城南的一位古玩收藏爱好者,看到越来越多的印糕模具被无情地丢弃后,不忍心看到这些老底子的文化一点点丧失,从2004年就开始收藏印糕模具,目前,家中已经藏着几百个民国以来的印糕模具。
西洋大炮和汽车也出现在印糕模具上
大炮和汽车,绝对是舶来品,随着民国时期西风东渐,由西方传入了中国。印糕制作是中国传统工艺,两样东西本来是风马牛不相及,可是就有民间印糕爱好者将此结合起来,在印糕上雕刻入大炮和汽车,成为大炮糕和汽车糕。
“糕点上有琴、花、鸟、鱼、童子并不稀奇,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杭州收藏品市场发现了大炮糕和汽车糕,就把它们收入了囊中。”提起自己的心爱之物,郎军工颇有些得意。
一组印糕模具往往折射着一种文化。郎军工有一套印糕模具,上面就有“五子登科连中三元、福寿双全金玉满堂”的字样,字里行间就可以看出是过节时的喜庆年糕。
郎军工收藏的印糕模具不少还蛮有意思。其中一种双面糕模具,正面有寿字和童子,反面有寿桃和寿仙,雕工非常精细,现在市场上已经不多见;一种印糕模具,正看像牛头,调过来看又像猴头;还有一套印糕模具印有“同德糕号、佳本制作、名茶食色、市糕加料”字样,从中可以看出民国时期的糕点制作商家,已经有意识地在糕点上打起广告。
现在,逢年过节,郎军工还会用收藏的印糕模具制作一些糕点,并分一些给邻居食用,以这种方式传承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