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5月19日讯(通讯员 王英翔)在杭州香积寺北面有一座沉寂已久的“国家厂丝储备仓库”,随着杭州不少老旧厂房华丽转身后,“国家厂丝储备仓库”也不甘寂寞,期待转身。
记者今天从杭州市运河综保委了解到,见证运河蚕丝文化和仓储文化的国家厂丝仓库将“转型升级”,重新回到市民的视线中,但如何转型,想听听市民的意见和建议。
据了解,国家厂丝储备杭州仓库位于大兜路中段、运河以东、香积寺以北、占地面积815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272平方米,由10幢单体建筑组成。其中4幢青砖黛瓦三层楼仓库,呈田字形布局,为1951年建造,具有典型的建国初期建筑风格。这里见证过解放初人民热火朝天的场面,记载了建设社会主义手工业艰辛创业的历程。
如果市民对于国家厂丝仓库利用有好想法的市民可拨打电话85215282,与运河综保委资产管理处联系。
新闻链接:
漕运发达的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两岸仓库众多,作为货物集散地的运河湖墅段就有闻名天下的富义仓和仁和仓。富义仓有幸保留下来,经过修缮又重新屹立于运河之畔。有“天下第一仓”美誉的仁和仓却未能幸免,建于明朝嘉靖年间的仁和仓在抗站期间被毁于日寇的战火中,一度荒废。解放后,政府开始筹建浙江丝绸公司,利用运河的交通优势,在仁和仓的旧址上建造起新的丝绸仓库,就是现在的国家厂丝储备杭州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