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5月28日讯 据《今日早报》报道 “明明有悬浮物,检查结果竟是合格产品,这是怎么回事?”最近,宋先生在一家超市购买了9瓶某品牌的食用调和油,近期在使用剩余4瓶时发现油中出现了小块悬浮物。可没想到的是,经检查全是合格产品。为什么质量合格的食用调和油会出现小块半凝固状的悬浮物?宋先生觉得很是奇怪。
有悬浮物的食用油
质量鉴定合格
几个月前,宋先生在宁波塘溪镇一家超市以每瓶35元的价格购买了9瓶某品牌4.5升装花生调和油。
进入五月份天气转热,宋先生发现剩余的4瓶油中有小块状凝固悬浮物。他怀疑这些花生调和油存在质量问题,赶紧与超市协商。随后,消保委介入协调维权。
消保委工作人员询问了宋先生此事的情况与意愿后,当即赶赴超市开展调解。宁波鄞州消保委工作人员参照国家GB2716-2005《植物油卫生标准》和行业Q/SGF025-2008《食用植物调和油》及国家GB/T15680-1995《标准食用棕榈油》等相关标准,并参照超市出具的这种花生调和油抽样送至宁波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进行检验,在联系宁波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核实后,基本认定按现行国家标准,该花生调和油的质量合格。
但这份权威的报告结果未能让宋先生满意。他表示,他所购买的花生调和油的标签上有明示:“请贮藏于避光及干燥处,气温低于12℃,如出现凝固或半凝固状态,为正常现象,可放心食用。”
宋先生说,近期气温在20℃左右,明显高于12℃,食用调和油里仍然有半凝固悬浮物,可见这些油与其标签说明不符。
半凝固状悬浮物从何而来
经工商和消保部门调解,最后超市全额退还宋先生剩余的4瓶花生调和油,并补偿给宋先生高于此类花生调和油等级的9瓶其他品牌的食用调和油。
虽然宋先生对此处理结果基本满意,但对合格的食用调和油里出现小块悬浮物仍提出质疑,这一现象也引起了工商部门关注。
据了解,棕榈油是一类脂肪酸的混合物,常见熔点为40℃的棕榈油用于生产肥皂等工业产品。当棕榈油经过一定精炼,熔点达到24℃时,可以用作为食用,常用来炸方便面和做糕点。经过进一步精炼的棕榈油熔点为12℃,一般作为食用植物油,有些高档食用油,其棕榈油的熔点为9℃。
一般来说,调和油的熔点会因调和油的混合原料,特别是加入棕榈油的剂量的大小呈正比例提高。
宁波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的技术人员介绍,现在市场上销售的食用调和油大多添加了棕榈油成分。棕榈油会增加血液的粘稠度,不能食用过多。虽然国家规定食用调和油必须在配料中明示是否加配棕榈油,但还没有规定其添加限值。
“棕榈油相对来说价格便宜,一些商家在做调和油的时候,添加的棕榈油的比例过高,导致常温也会出现凝结。”
消保委工作人员认为,这种情况虽然质量合格,但与产品的标识不一致,据此,宋先生得以成功退货和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