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快报推出了一个新版面“走,看看大公司!”,第一期介绍了杭钢“绿色工业游”项目,吸引了不少学校前来报名。六一节前后,杭州天长小学三(2)班与半山实验小学四(2)班的同学来到杭钢参观,以下是他们的游览日记。
来到炼钢房中,一走进里面,我们就被扑面而来的热气闷得直冒汗,我这才感受到在这里工作的叔叔阿姨们的不易啊!我看得入了迷,从废铁变成钢坯,从烧得红彤彤的钢坯到细细的钢圈。我亲眼看见了铁变成钢的过程。
最让我们激动的时刻来了!我们要去马岭观鹭!我们走着走着,不知谁一声叫:“看!白鹭!在山上,好多……”我想这位同学肯定是激动得语无伦次了。
我们迫不及待地踏上观鹭平台,只见郁郁葱葱的树冠上停着无数只鸟儿,它们在天空中盘旋,构成了一道别有风味的风景。“白鹭为什么会停在厂区呢?”老师的这个问题引起我们注意。我愣住了,我想:大概是因为人类大面积地破坏森林吧。
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两个小时了,我们最后依依不舍地和白鹭们告别。有体验、有精彩、有感悟、有收获,这个下午让我记忆犹新。
白鹭为什么会停在厂区呢?半山实验小学四(2)班尤文雯
越王宝剑的复制版半山实验小学四(2)班林宇瑞
走进杭钢历史博物馆,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整个杭钢工业区缩小的沙盘,沙盘虽小,但是五脏俱全,设施十分完善:有煤气防护站、有电炉、有一号高炉……听了导游的仔细讲解,我们看得目瞪口呆,不愧是十里钢城,原来这么大呀!光是一个天祥大道就有15米宽,2.2公里长……
之后,我们又去看了越王宝剑的复制版,全国只有100把复制品,真品在浙江省博物馆里收藏着呢!看着1958年杭钢的第一桶钢水生产出来的钢铁,那一刻,内心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什么?他捉了一只白鹭!天长小学三(2)班陈旻玥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大家心里高兴极了!踢完了足球,大家前往杭钢博物馆。
“那里制造钢铁,一定废气很多环境很差吧?”我猜测道,感觉百分之九十九是正确的。
大巴车带我们来到了一个大花园,我烦躁地说:“唉,怎么还没到呀!”这时有人喊:“到了到了!”一开始我万分疑惑,不过马上就清醒过来了:“这就是杭钢。”
一下去……“哇!青的草、绿的叶、白的花、高的树、顽皮的麻雀、有趣的百灵鸟!好美呀!这是杭钢吗?”我惊叹着。
在杭钢,钢铁的七十二变过程全被我看得一清二楚。最后大家来到观景台,真是一行白鹭上青天啊!“嘿!我捕捉到了一只!”有人说。“什么?他捉了一只白鹭!”我急忙回过头,只看见他们在看照相机。“去你的,什么捕捉呀?弄得我胆战心惊。”我松了口气,忽然发现,我的心与动物的心在交谈。
回家的路上,大树、小鸟、花朵仿佛都在对我微笑。此时,我得到了一个深刻的启发: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现在它得了重病,需要大伙的治疗,杭钢给了大家一个好榜样,加油!为大家的共同家园努力吧!!!
轧钢机里吐出红色的呼啦圈天长小学三(2)班孙欣恬
一走进轧钢的地方,我们就被这么大的车间镇住了,机器轰鸣,却只有很少的人在机器旁操作。我们三步并作两步地登上一条“空中长廊”,这才回过神来仔细向下看。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台机器,机器里有一条火红的钢柱一进一出的,钢柱红彤彤的,发着光,就像是一条钢铁巨龙正在喷火。
旁边有机器在喷水,火红的钢柱碰到冰冷的凉水发出“嗞嗞”的声音,腾起白色的蒸汽,好像很热火朝天的样子。再过去,就看见一个传输带上也有钢柱,但这一次,钢柱比刚才看到的要细。
在长廊的尽头,连续不断的铁线绕成圈从轧钢机里吐出来,像红色的呼啦圈!轧钢完成了!
顺便说一下,钢铁工人可真不容易,在这么热的地方,还穿着厚厚的衣服,也不知他们热不热。
生活在杭钢旁
却没有一个同学参观过杭钢
班主任感言
半山实验小学四(2)班
班主任朱心悦
作为生活在半山脚下的孩子们,与杭钢有着密切的关系。有的家中的父母就是杭州钢铁集体的一分子,有的每天上学经过的路就是杭钢的厂道,有的每天窗户一打开就能看到钢铁厂的高炉……但是我对本班同学经过调查,没有一个同学参观过杭钢,对杭钢了解得也是少之甚少。我想,借此机会不仅可以让学生真正地走入杭钢,了解杭钢,更多的是去感受作为一个大型的工业企业,如何在环保方面下足工夫。
随着大巴车在杭钢厂道上穿梭,各种绿色植物不停地飞入眼帘,马岭山上成群的白鹭似乎说明了一切,这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