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六月,又一批高校毕业生将与学校说“再见”。然而在即将毕业时,长沙河西某高校的女大学生小刘,却突然与学校失去了联系。是压力太大离校出走?还是不幸遇到意外?种种猜测、不安与牵挂,牵动着小刘父母及师生们的心。
[事件]
女大学生6天无音讯
根据市民报料,记者在长沙市一建筑物的外墙上找到小刘的“寻人启事”:刘X,23岁,湖北潜江市江汉油田人;6月2日上午,学生辅导员在核对毕业生派遣方案时与其联系未果。据其同班好友称,小刘约在6月1日上午9时外出,可能是去某模型厂通宵制作模型,此后便没有音讯。
记者搜索有关资料,天涯网络上已经出现了数张寻找小刘的帖子。其中,网友“专为寻人而来”描述了小刘的具体外貌特征。而另一网友用急切的语气,吁请市民关注,祈祷小刘早日归来。
随后,记者拨打了寻人启事上的电话,试图联系小刘的同学和老师。然而,因多日来找寻小刘未果,师生们均显得颇为焦虑和戒备。6日下午3时,经多方打探和找寻,记者终于通过“人人网”联系上小刘的高中同学、老乡黄华。黄在湖南大学就读,与其平时联系较多。
从黄华提供的照片记者看到,小刘长得颇为清秀、恬静,约一米六的个头,直发,显得温顺。据黄华讲述,在日常生活中,小刘的性格其实也恰如其貌,“她是一个特别内向特别安静的人,比较喜欢宅在宿舍,也不喜对人倾诉,感觉什么事都搁在心里。”黄华说。
[猜测]
逃避压力还是出了意外
目前没有知情者能说明小刘失去联系的具体原因。6日下午4时,记者电话联系上小刘的母亲,刘妈妈的语气十分焦虑。自6月2日校方告知孩子可能失踪后,她与丈夫6月3日便从湖北赶到长沙,连日来与师生们一起努力找寻小刘。“丫头一直挺乖巧的,也不知什么原因忽然失踪。”
妈妈介绍,女儿小刘比较内向,平日里也不大主动和家里打电话,一般都是他们主动问孩子情况。
对于小刘的失踪,家长和师生忐忑不安地猜测,大概是两方面原因:一是压力过大,消极逃避。“可能与毕业学位有可能‘通不过’有关。”黄华猜测说。据黄华介绍,学工业设计的小刘其实并不喜欢这个专业,如今毕业临近,她的设计作品却一直未能交上,“不知是否毕业设计和毕业就业带给她无法承受的压力。”第二就是发生了意外情况,而这也是大家最不愿意看到的。
[转机]
手机定位在杭州
6月5日,事情突然发生了转机。小刘一同班同学说,自6月2日起,小刘的电话就处于关机状态。但在6月5日,同学们再次试图拨通电话时,她的电话竟然开机了,只是依然无人接听。6日下午,记者就此事采访了该高校保卫处。该校所在的校本部、新校区及南校区等三个校区的保卫科工作人员介绍,目前,他们并未接到关于小刘出走未归的相关消息。而小刘的辅导老师杨老师表示,“在人未联系上前,我无法说什么。”
6日下午,该校相关工作人员给本报打来电话,称“校方已通过手机定位,搜索发现小刘目前在杭州”。记者拨打小刘母亲的电话,刘妈妈告诉我们“目前孩子还没找到”。
6日晚,记者与学校所在的岳麓派出所联系,对方表示学校没有报案,但小刘的父母来找过派出所,不过目前还没有立案。
专家
注重从小培养子女的自理能力
“小刘如果是自行出走,这体现了独生子女群体的心理问题。”长沙市心理学会办公室主任刘立京分析,作为“85后”,小刘这一代独生子女普遍存在心灵脆弱、心理承受能力低的问题,这主要是家长忽略了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或过度溺爱造成的。再加上小刘平时性格内向,如果不能顺利毕业,势必对就业造成更大压力,从而导致她离家出走。
刘立京说,近段时间发生的“富士康”事件中,当事人许多都是独生子女。刘立京呼吁,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培养,应从小抓起。家长要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注重他们自理能力的培养,从小让孩子们吃点苦,“跌倒了,要让孩子自己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