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6月10日讯 据《青年时报》报道从本月20日起,苏堤开始整治。这是昨日从杭州市园文局得到的最新消息。
2010年是西湖申报“世界文化景观遗产”最为关键的一年。在申遗专家组的指导下,苏堤将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整治。届时,西湖的景观将更加体现真实性和完整性。
整治不影响正常通行
“苏堤的整治,总的来说要做减法。”杭州市园文局规划建设局副局长杨晓茹说,在这里搞整治老百姓都很关心,所以每一步都会小心翼翼。
杨晓茹表示,整治主要内容是拆除苏堤上现有3处道路中心花坛,移除部分影响观景视线花灌木。在做减法的同时,也还将在此区域充实柳树、桃树和一些乡土树种和花灌木,使拆除花坛后的苏堤能变得更连贯,并且进一步强化“苏堤春晓”桃红柳绿特有的审美意境。
据介绍,施工预计7月20日完成。施工时,用彩钢板维护,并采用半侧围护,为游客及市民留出通行道路,不会影响环湖观光电瓶车的正常通行。
还苏堤古朴原貌
此次苏堤整治最大一个动作,就是取消道路中心的3处花坛。这3处花坛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总面积700多平方米。当时苏堤进行过大范围整治,包括造波坎、建花坛,增种植物。
70年代苏堤进一步完善充实,增加无患子等传统树种。苏堤之后少有整治,有也是对柏油路的局部整修。
对此,杨晓茹的解释是,苏堤是一个外看西湖的景点,应该是一个连贯的整体,游客从堤这边到堤那边欣赏西湖,该是个画卷式的感觉,但是花坛在道路中心会阻隔游客欣赏西湖的节奏。
省古建筑院副院长陈易还进一步补充说,在中国传统的园林中,堤上、桥上是不会有花坛的。所以,苏堤上的花坛就像是一个传统建筑上的现代符号,很不相称。
-相关
罗马广场花架改造
昨天,罗马广场花架改造工程开始实施。改造工程预计于7月底完工,工期为50天左右。
罗马广场的木质花架始建于2000年,是用美松木做成的,由花椽子和88根圆柱组成,每根木柱直径50厘米,6.8米长。
因长期日晒雨淋影响,部分木柱已经被虫子侵蚀了,花椽子也有掉落的危险,改造工程迫在眉睫。
“我们会按照最小干预原则和低碳节能理念,不改变原有设计风格,采用钢质为主要材料,饰面采用仿木纹的氟碳漆。”杭州市园文局湖滨景区管理处副主任王华胜介绍。
据了解,改造后的圆柱大小、形状都和现在一致,钢柱是空心的。“新的柱子有1.2厘米的厚度,很牢固的。”王华胜笑着说。
这次整治对湖滨管理处来说是放下了心中一块大石头,罗马广场的88跟木柱一直受到市民游客的关注。“原本我们每两年就要上一次漆,整治后要大大节约管理成本。”王华胜表示。
艾琴 麻剑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