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6月19日讯据今日早报 从衢州来到杭州的汪金伟夫妇,月收入3000多元,蜗居在一间工厂五六平方米的小隔间里,还是把儿子汪成杰拉扯到了小学6年级,成绩在班里一直数一数二。
汪成杰是杭州天华实验学校6年级学生。明天是父亲节,他还在家里为爸爸准备着礼物——为他折几百颗幸运星,为他画一幅画,他要给爸爸一个惊喜。
而父亲汪金伟还在衢州的工地上,这个父亲节,他回不了家。如果回家,他只希望能给儿子带去他最需要的东西,一个助听器。
可他做不到。
每堂课都要“侧耳倾听”
最初发现汪成杰的故事是在浙江在线的“一周一爱心”论坛板块当中。
发帖人“西子湖畔”描述了一个左耳全聋、成绩优异的民工子弟小学、天华实验学校6年级男生。
汪成杰的左耳并非天生听不见。婴儿时的一场大病,发烧感冒,当时家里只有奶奶照顾,直到到杭州念小学,才发现左耳听不见声音,到医院检查,医生说已经聋了。
从此,孩子几乎每堂课都是“侧耳倾听”,生怕错漏,成绩一直保持班里前三。
昨天,记者联系了天华实验学校,问孩子的近况。老师说,孩子不错,几个月前还是杭州外国语学校推荐生人选之一,今年又要去参评杭州的“阳光少年”。
孩子马上要小学毕业,已经有其他初中的老师来打听过他。
一个内心很浪漫的男孩
在从学校去他家的路上,乘车加上走路,穿越数个工地,一个小时后,在彭埠附近城中村的一家生产厨房金属水槽的小工厂里,找到了他不足五六平方米、没有厕所、没有厨房的小蜗居。
“这里好,不收房租,以前那个要200元/月呢。”妈妈郑珍英说,这间房子是自己工作的厂里提供的一个隔间,自己和孩子每天住着顺带帮忙看厂子,父亲随工程队到外地去了。
家里只有一张小床,孩子和妈妈晚上挤着睡。如果爸爸回家,就打开钢丝床,那整个屋子就全被占满,基本无法落脚。
家里有两件“奢侈”电器——一台只能收非常模糊的浙江卫视图象的彩电;一台400元、没有网络的二手电脑,电脑显示器的款式让人怀疑是486或586,开机后,屏幕图像一片模糊。
“没关系,过一段时间,字迹会变清楚的。”汪成杰说,因为学校有时候要学生交电子版作业,所以父母咬咬牙给他买了这个。
到家后,汪成杰又开始折起幸运星,作为父亲节送给爸爸的礼物。这并不是他第一次给父母准备礼物。
“自从到了杭州之后,每个节日都给我发祝贺短信,每个母亲节都要给他妈做贺卡。”父亲汪金伟说。
郑珍英记得,去年的母亲节,她回到家,发现家里的灯全黑了,儿子在哪?
忽然,灯亮了,郑珍英只记得眼前花花绿绿一片。原来儿子剪了好多碎彩纸,在向她抛洒。
明天是父亲节。在父亲节前一周,汪成杰就开始折幸运星,装在一个金属的糖果盒子里,昨天已经折了200多颗。
他还临摹了一幅浪漫全家福的画,要送爸爸。
助听器还是无着落
在汪成杰的病历上,清楚地写着“左耳全聋”。
可孩子觉得,自己已经很幸运了,因为不是双耳全聋。如果说话声音太轻或太快,他可能会要对方重复一遍。
一直为汪成杰检测听力的浙医一院验配师钟伟说,耳朵是有方向感的,单只耳朵听力正常,不影响孩子正常交流。但长此以往,右耳也会疲劳,导致听力退化。“最好是减轻右耳负担,佩戴助听器。”
助听器的事,做父亲的一直觉得很亏欠儿子:“如果是三四千元的助听器,我咬咬牙可以给他买。可医生说,需要佩戴强动能的,那些便宜的基本没效果,价格有8000多的,12000多的,最贵的要16000。我现在一个月2000多,加上外地吃住,剩的就没多少了呀……一直没能给他挣上一个助听器。”
最后临走,汪成杰向摄影记者提了一个小小的要求——他想要他照片的电子版,因为他没有属于自己的照片。
当摄影记者把电子版照片导入他的宝贝电脑时,我们都发现图像照例是一片模糊,分不清谁是谁。可是他很高兴很高兴:“过一段时间,屏幕会变清楚的!”
如果你是一位有能力帮助小汪的读者,可以给我们早报热线0571—85055555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