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6月27日讯 据《今日早报》报道 他曾经是经济界的门外汉,却因喜好研读经济学,在天涯论坛上连载自己的研习心得,受到网友的追捧。最后经伯乐相中,著书《应该读点经济学》。他就是经济学者常青。
26日下午,由本报和蓝狮子读书会联合主办的蓝狮子人文财经讲书堂第八站在杭州图书馆开讲。常青应邀为读者带来一场主题为“经济学就在身边”的实用经济学的分享会。从必胜客打折券、疯狂的绿豆到当下楼市,常青都用经济学为读者带来通俗易懂的解答。
打折券有无吸引力关键看“消费者剩余”
“这是一张必胜客打折券图片,大家都很熟悉,它却是商家用到极致的商业手段。”
演讲刚开始,常青便从电脑里打开一张市民经常看到的打折券。麦当劳、肯德基尤其经常散发类似的打折券。在经济学家的眼里,打折券最能吸引“消费者剩余”大的顾客。
“每个人对一件商品都会有一个心理估价。比如我手上的杯子,有人认为是10元钱,有人认为是20元钱。但是它事实的成本是8元钱,那么这两个人,对它的消费者剩余就是不一样的。前一个人对杯子的消费者剩余就是2元,后一个人消费者剩余就是12元,你不要看2元和12元,这是被我们商家用得非常好的手段。”
常青在不知不觉中给场下听众引入了“消费者剩余”这个经济学概念(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为取得一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与他取得该商品而支付的实际价格之间的差额),马上导出商家在这个概念背后的“潜规则”。
“如果两个人都拿到打折券,消费者剩余是2元的人来说,并不在乎打折券,而对于消费者剩余有12元的客户,当这个商品如果打折一半,他立马就会买。”
常青说,消费者剩余是每个客户判断这件商品值与不值的问题。消费者是根据自己的评估进行消费的行为,而这些行为统计出来的结果,却成了商家可以利用的商业手段。消费者对一件商品的成本评估越是精准,商家盈利的空间越小。
生活中无处不蕴含着丰富的经济学,常青用生活中一些小细节给听众普及经济学知识。
游资“豆你玩”不如去农村开银行
“房子和绿豆有一个什么区别呢?绿豆是生活必需品,它的涨价虽然说涨幅不是很大,百姓为此多花的钱不是很多,但是跟每个人相关。”
前段时间,疯狂的绿豆见诸报端,引起了众人的关注。在常青眼里,绿豆是一种有特殊产品属性的商品。炒绿豆的社会影响很不好。
台下一位听众发问:“现在民资允许进入垄断行业了,但我们还是很迷茫,请您给我们一些指点。”
常青认为,现在民间有非常大数量的游资,但是它没有非常好的输出渠道。当投资者看到有地方出利润的时候,就跟风涌进,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相关部门严厉打击炒绿豆行为,是对民间游资发出一个信号,游资不要进入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渠道。
“现在国家出现一个新36条,民营资本可以进入一些垄断行业,游资可选择投资电力、农村的银行等领域,这些领域有可预期的利润率,又不会影响民生。不过最好选择自己相对擅长的行业。”针对浙江温州一带有六千亿元的民间资本,常青特意对这些游资持有者指了一条投资渠道。
楼市涨跌这是一个博弈问题
最近,房地产吹起打折风,让老百姓看不清下一阶段楼市的走向。一位听众在互动环节赶紧向常青抛来问题。
“有观点说房地产就要大跌了,但是也有人说这是一个‘假摔’,不可能掉下去。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现在这个问题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常青给出的答案让大伙目瞪口呆。
常青给大家分析一下其中可能的结果:第一,很多人认为在年底房价就会下跌30%—40%,他说这个肯定是不可能的。“因为之前发了那么多的货币,而且人们又有那么强的购买力,不可能下跌那么多,下跌到30%以上是不可能的。”
“第二,楼价会不会再上涨,这个有可能。因为两个原因,首先近期肯定不会再有更加利空的政策出台。其次看现在的刚性需求会释放到什么程度。”
常青认为,现在开发商资金链还是很充足,万科的降价是表态性的行为,是真正的降价。“但现在就看这个会不会有人买单,如果有人买单的话就此而已,如果没有人买单政府再敲打敲打。”
基于自己的判断,常青建议消费者对于楼市还是观望为好。他初步的判断是“楼市破灭不可能,大跌也不可能,只能说是松动,会不会反弹要看概率”。(高丽莎/文 吴煌/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