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6月29日讯杭州临近新市街的朝晖四区31幢和21幢间有一扇大铁门,居民、车辆进出,都得从这儿过。
最近,大铁门旁醒目地贴出了一张告示,措辞严厉:“为了维护小区安全,请大家进出车辆时,随手关门。否则,将取消停车资格。”
这事说起来,和大铁门上挂着的那把锁有关。
保安董师傅掰着手指数了数,现在铁门上那把锁是一个星期前刚换上的,那已经是这一年来的第20多把了。
之前那些锁,频繁地或丢失或损坏。因为某些有车的居民,嫌进出开门关门太麻烦。
车主纳闷:隔段时间,保安就给一把新钥匙
朝晖四区31幢、21幢正对新市街,记者来到时铁门紧锁,只留着大门上的小门还开着,方便居民进出。
正遇上居民郭小姐开车准备出小区。她把车开到门口,下车掏出钥匙打开大门,再上车把车开出大门,随后又下车把大门重新上了锁。
大门频繁换锁,郭小姐深有感触。“我是去年11月搬进来的,当时申请了小区的停车位。后来门口的保安师傅给了我一把钥匙,是开这扇门的。为了方便有车族进出小区,保安师傅给每位车主都配了一把大门钥匙,车子进出时需要自己把大门打开,再上锁。”
可是让郭小姐纳闷的是,之后的几个月里,大门的锁一次接一次地更换。
“我印象中,隔段时间董师傅就给我一把新钥匙。说是锁又不见了,都记不清换了多少把锁。”
这到底是第几把锁?作为门锁事件的完全记录人,保安董师傅最有发言权。“起码有20把了!链条锁、挂锁都换过,都没用!”
那么究竟是谁偷拿或者损毁了门锁?董师傅又气又恼,他分析说,有些车主嫌麻烦,开了大门把车子开出去后,就懒得再下车锁门,锁就这么挂在门上,遇到收破烂的就被顺手牵羊了。还有的车主要么忘带钥匙了,干脆找块砖头砸了锁。就这样,门锁换了又换。“喏,就一星期前,花16块钱刚刚又换了一把。”
社区也纳闷:解决停车难的好事,咋就变了味
看到这,你一定纳闷了:为什么车子进出小区,车主需要自己下车开大门,再锁门呢?
这还得说下小区的自身现状:朝晖四区8、9、10、19、20、21、29、30、31幢共9幢房子围合成了一个封闭的小区。去年6月之前,这个封闭的小区是严禁车子驶入的。
可是小区里有车族日益增加,小区周围的停车位却十分有限,再加上门口新市街因为道路狭窄而严禁停车,一系列的条件限制导致小区内划停车位的呼声渐涨。
去年6月,经过相关部门批准,这个封闭的小区里划出了20个停车位。
这20个车位分布在小区的两条主干道上,两条主干道通过两扇大门直接连接新市街,一扇大门位于31幢和21幢之间,另一扇位于21幢和10幢之间。这两扇大门成了小区车辆进出的唯一通道。
自从车子停驻到小区后,31幢、21幢间的这扇门就频频发生门锁事件。
“两扇大门早晚上下班是打开的,但不可能成天开着,因为门外的新市街不允许停车,一旦打开,一些外来车辆就会趁机驶入,占了业主的车位不说,打扰到小区里其他居民也会引发矛盾。所以保安师傅才想了这个办法。把大门钥匙配给有车的居民。”老房地社区范书记也没想到,这个原本为居民考虑而办的好事,怎么会连累到大门门锁频繁丢失甚至被毁。
保安更纳闷:另一扇门的门锁,一直都好好的
门锁频繁损坏的事出来后,有一段时间,保安董师傅干脆不再给车主配钥匙。凡是要开车进小区,一律得找他开门。
“这个办法也行不通!”董师傅说,小区里就他一个保安,需要经常四处巡逻,居民开车进小区找不到人,意见又大了。还有的车主因为上夜班,半夜回来还要找董师傅开门。于是,这办法在实行了一段时间后,宣告失败。董师傅又开始给车主配钥匙了。
但让董师傅想不明白的是,门锁事件只发生在31幢和21幢之间的这扇大门,而21幢和10幢间的那扇大门却从没换过锁。
“同一个小区,只隔了一幢楼,这素质怎么差这么多?情况一模一样啊,两扇门都是连接停车通道和小区外的新市街,就隔了20米,可那扇门的锁至今没坏过没丢过。还是原来那把!”
“车子进出大门的方法也一样,同样要自己下车开门,车子出了门再下车锁门,可别人为什么就能不怕麻烦坚持下来呢?素质,这就是素质问题!”
最后,实在气急的董师傅跑到社区打了一张告示,贴在31幢、21幢间的大门旁:出门再不锁门的车主,以后取消停车资格。
“希望这个告示能管用。”到底有没有效果,董师傅心里没有底。
一声叹息:素质啊素质
和编辑部里的同事说起这个事。有同事说,这会不会是从众心理,只要一个人开了头,贪图方便敲了门锁或不锁门,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人也跟着这么做。
什么是从众?查了相关资料,说是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
可是在我看来,并不苟同。按照董师傅的说法,敲门锁的、开了门不上锁的就是那几个车主。
为什么相隔不远的另一扇门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呢?为什么那边的车主每次都锁门?如果是因为从众心理使然,这扇门的不良风气也应该“传播”给另一扇门,毕竟小区很小,两扇门才隔了20米。
归根到底还是素质问题。其实,车主稍有点公德心,也就是多停一下车,多下一次车,稍麻烦些。
在这起事件背后,一个现实存在的矛盾也值得注意。朝晖四区,可以说是老小区停车纠结的一个典型。据说当时庭院改善时,小区老年居民极其反对拓宽小区道路,怕的就是以后车子可以堂而皇之地开进小区,侵扰了原本宁静优美的环境。即使是后来开辟的20个车位,也是在做了居民相当大的工作后才同意的。
有车族都知道停车的难,小区里好不容易划出了停车位,就应该珍惜,就应该多一些道德自律。
文明行车,不只是遵守交通规则,也包括开锁落锁的那个小小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