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06日讯 据《青年时报》报道读者陈先生昨日傍晚打进时报热线28111111:“我在家乐福涌金店买东西时送了袋大米,拆开有一股霉味。我问周围的人,他们说拿到的米也是霉的。我们要求商场退货,对方拒绝,说米没有问题。”
购物满158元送大米 打开米袋却有股霉味
记者赶到现场时已经是晚上8点,家乐福涌金店的值班室外面围了近40个人,不少人的推车里都有几袋绿色包装的大米,现场有一块“购物满158元,送好米稻东北米5Kg的”的广告牌,截止时间为昨天晚上。
顾客汪先生指着一袋“好米稻崇明香米”说,这就是送的米。“前几天,我在家乐福的宣传广告单上看到‘满158送东北米’的广告。今天下午就过来买了近1000块钱的东西,拿到了赠送的6袋米,但出来时周围好多人在说送的米是霉的,我拆开一看,果然有一股霉味。我们就要求商场退货,但等了3个小时,晚饭都没吃,对方也没给出一个说法。”汪先生拿出了一叠购物小票,展开有近1米长。
今年6月生产的大米 检测批次是去年11月
孙国强是当天家乐福的值班经理,他出示的产品检测报告成为昨天双方矛盾的焦点之一。
该报告检测的对象是宁波鄞州梁桥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东北珍珠米”,检测的时间为2009年11月2日,批量为1000袋。对于“广告和检测报告上是东北米,赠送的却是崇明香米”的问题,孙国强的解释是“东北米送完了,但两种米是一样的”。记者致电该米的生产厂家宁波鄞州梁桥米业,对方也表示两种米是一样的,都是东北米,“崇明香米是个品牌而已”。
但是,现场有客户指出大米包装上的生产时间为今年6月27日,而检测批次则是上一年11月份的;而且“东北米”和“崇明香米”虽为不同商品,但两者的QS编号竟是一样的。对于这两个问题,家乐福方面无法回答。
精通大米的顾客说 这米一看就有问题
盛征,曾在江干区粮油公司跟大米打过15年交道,他昨天也在家乐福买了近千元的东西,拿到了6袋赠品米。
“这米一看就有问题。”盛征说,该米颜色微黄,证明黄曲霉素含量很高,长期食用会致癌,“大米的储藏条件很严格,长期储存需置于2-6摄氏度环境中,成本很高。否则就会发黄板结,产生黄曲霉素,无法食用。”而该米的颗粒较小,很可能是板结后重新研磨加工而成。
盛征说,大米行业也存在潜规则,有人专门低价收购霉变板结的大米,加工后以正常价格销售而牟取暴利,俗称“毒大米”,但该米是不是“毒大米”,还有待质检部门检验。
昨晚10点,记者致电汪先生,他仍在家乐福涌金店内,他说:由于家乐福方面没有给出说法,所以围堵的人群尚未散去。截至记者发稿,家乐福方面仍拒绝退货与赔偿,并声称该米没有问题,消费者可以拿去检测。
甘小虎 骆晓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