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对很多家有幼儿的家长来说,是一次实实在在的煎熬,“金猪宝宝”、“奥运宝宝”扎堆入学,让家长们品尝到孩子人生第一战的艰难。不少家长不得不把目光转向了非公办的亲子班、早教班。今年杭城的亲子班和早教班也提前升温,而且高温空前。可是——
网络流传一种痛的分级法:被蚊子叮是1级,生孩子的痛是12级。
“那么,给孩子找幼儿园的痛是13级。”在亲子论坛上,一位妈妈如此抱怨。
事实上,这样的抱怨每年都有。而今年由于“金猪宝宝”和“奥运宝宝”的扎堆入学,这样的抱怨达到了顶点。有的家长四处找关系,期待柳暗花明,也有的家长放弃了读公办的幼儿园,转而考虑非公办的亲子班和早教班了。
朱老师就是这么一位家长,但她的选择令人咋舌——她把孩子送到了一个早教班,代价是每个月至少8000元的花费。
朱老师语录
朱老师是一位大学讲师,也是两个孩子的妈。今年,她3岁不到的大儿子该上幼儿园托班了,正好遇到了2010年入托高峰期。朱老师是一个做事很有计划的女人,也想给儿子最好的幼儿教育,她想如果儿子入不了托,就给他选择一个优质的早教亲子班。从她调查的结果来看,目前杭州“最贵最好”的亲子班在世贸中心,朱老师决定去那里考察一下。去的那天,是她第二个孩子出生三个月的时候。
亲子班、早教班在杭州并不少见。现在说,哪个孩子没上过早教班,反而out(落后)了。但这些早教班再贵,还是有价格的控制的,基本上一个小时150元左右,杭州多数幼儿家庭能够承受,一个星期去一到两次。但朱老师要考察,甚至可能送孩子就读的这个亲子班,一个月仅学费就高达5000元,如果算上交通费、辅助的教具花费,算了算大约要8000元。
虽然费用很高,但朱老师还是兴致勃勃地去了。这个安在世贸丽晶国际公寓三层的亲子班叫“EAC儿童之家”,是中国境内唯一的由MTC(蒙台梭利国际教育培训中心)直接主办的蒙台梭利儿童之家。今年7月15日,刚刚进驻杭州。
朱老师体验、考察的这个班向15个月——3周岁的孩子开放,由三个中国老师组成班主任团队。据说,这个“小班”的费用稍微低一些,一个月“只要”3300元,孩子只上半天课。5000元的班面向3周岁——6周岁的孩子,班主任换作由外籍老师担任。
“所有的班级都是混龄上课的,教室里静悄悄的,孩子们沉浸在自己的游戏中,这是典型的蒙氏教育方法”,至今朱老师还是很中意“儿童之家”,她的儿子后来没有去成那里,也是因为家离得太远,送来送去很麻烦。“我说我住在哪里,接待的老师就‘啊’了一下,反倒是她劝我再考虑一下。如果我家就住在世贸中心边上,我肯定毫不犹豫地选择‘儿童之家’了。”
“要读就要最贵最好”
朱老师是一个对细节很注重的女人,她说考察那天,一直搜寻着教室里的一切亮点,当然也包括老师的教学方法。“比如说,孩子们都是管自己玩的,老师穿梭其中观察他们,一个孩子拿起凳子,老师就顺势告诉他,这个凳子可以这样放,也可以那样摆,它是用来坐的。嗳,我觉得蛮好的,老师不强迫孩子学什么,而是引导他们,我想这个应该是因材施教了吧。”朱老师觉得自己的儿子就应该接受这些偏西方的教学方式,“他玩得很好嘛。”
“还有男孩子上厕所用的是小便池,女孩子用的是抽水马桶,他们有专门放包、挂毛巾的柜子。”朱老师真的是准备细节到底了,她甚至比孩子都要喜欢那里的教具,因为所有的玩具都是日常用品的缩小版,像有鞋油,孩子可以给自己的皮鞋擦擦亮;有搓衣板、饭锅,可以体会爸爸妈妈的柴米油盐的生活;一排排小衣服,可以让孩子自己学会扣扣子,拉拉链……总之,朱老师很愿意为这些埋单。
“我愿意为这些埋单”
在朱老师心目中,儿童之家是“蒙台梭利”教育方法的“样板房”。也就是说,你在这里可以领略蒙氏教育的先进性。有国外的教育理念,再加上“近1200平方米的园区”,“昂贵的写字楼租金”,“一个班只招收15名孩子”,“外籍教师加盟”,“英语教学环境”等因素,这些堆砌起来的5000元学费,让朱老师觉得值了。“我甚至觉得它是亏本的,你想,15个孩子收进的学费也抵不过世贸中心的租金啊。”
让朱老师更满意的是,“儿童之家”的幼儿家庭结构,“我考察的时候发现,基本上都是外籍孩子组成,他们都住在世贸丽晶城一带,还有就是浙大老师的孩子。我要走的时候,那里的老师又接待了一对浙大夫妇。我想,只有‘高知’家庭才会注意到像儿童之家这样的机构吧,一般的暴发户是想不到这里的,虽然他们也很有钱。”在搜房网上,世贸丽晶城(EAC)60平方米的租金大约为6000元一个月。
记者看到,在这里宝马奔驰这些豪华车到处可见,几百万的兰博基尼和宾利也不稀奇。
“暴发户想不到这里的”
背景调查
不要说公办幼儿园的托班即便是亲子班今年也不一定能进
朱老师替儿子做的入托前功课,那真叫牛了。在考察儿童之家前,她还对家门口的两家公办幼儿园进行了对比,后来孩子顺利进入其中一所的托班。但是对于那些运气不好,或者家门口幼儿园不办托班的孩子家庭来说,他们连对比的机会都没有。孙女士就是其中一位,尽管她的儿子如此可爱。
她是朱老师的朋友,儿子同样3岁了。“受朋友影响,我去年就在考虑孩子的入托事情了。”当时,家门口的公办幼儿园已经明确告诉她,由于场地太小,2010年不会考虑办托班了。“我想只能让孩子去亲子班了,但是得找一家离家近又信得过的机构。”孙女士的儿子上的是一个小时120元的亲子班,她的要求没那么高端,并不是非得要外教授课,她只是希望能让孩子掌握他这个年纪应该学会的技能。
儿童之家的教育方法是西化的,而在杭的大多数早教班或亲子班说到底还是传统的中国式教育。
其实,孙女士最想让孩子进离自己单位直线距离500米的一所公办幼儿园,但幼儿园没有给她确切的回答,孙女士甚至要揣测幼儿园老师给她的建议——今年我们幼儿园的亲子班也很热,有可能再过几天,你连亲子班都进不了。“这也太恐怖了吧,让我们怎么办。”后来孙女士发现,就是这么回事,今年即便是亲子班,也未必能进。
采二幼是江干区的一所特级幼儿园,去年钱江新城分园对外招生。有一位那里的老师告诉记者,本来分园今年计划招收一个班额的托班,但是人实际太多,不得不再增加一个班。分园的服务对象主要为钱江新城三个楼盘——新城国际、金基晓庐、盛世钱塘,“说实话,家长基本都是冲着园区才买这些楼盘的,今年就有一个家长说,如果孩子进不了采二幼,他就把房子卖掉。”
家长声音
生“金猪宝宝”结果“被贵族”
今年的入托入园已经在六月尘埃落定,但家长纠结的心没能放下。入园难在教育主管部门看来,也是“老大难”的问题了,每年我们都可以从中咂摸到有些啼笑皆非的因素。今年,入园难的表象之一是大量“金猪宝宝”和“奥运宝宝”的长大,待入园。而且,入幼儿园还要比拼家长的实力和毅力,像朱老师这样能承受一个月5000元—8000元幼儿教育费的家庭并不多见。
杭州市计生委将2006年—2010年定为第四波生育高峰。2006年时,杭城结婚登记的人数超过6万对;2007年,又逢坊间公认的六十年不遇的“金猪年”,大量的“金猪宝宝”挤在这一年出生;2008年奥运会在中国举行,很多父母为了讨彩头,争相生养“奥运宝宝”。今年,“金猪宝宝”刚好到了入托的年纪。
大量的“金猪宝宝”让本就不充分的教育资源进一步紧缺,有花高价送孩子读亲子班的家长叹道:读高价亲子班并不是单纯的对西方教育理念的追捧,其实如果能就近读优质幼儿园也是很好的,但是,像今年这个情况,只能选择“被贵族”了。
曾经的“千禧宝宝”
“金猪宝宝”并不是第一波“订制生育”,曾经的“千禧宝宝”就曾面临类似的困惑。
2000年,杭州市新生儿数量比1999年多了3000余人。这一年的父母们,为戴着“千禧”光环出生的孩子倍感自豪,而六年后,在杭州各小学报名点外,看着前来报名的长龙,挂在家长们脸上的,更多是焦急和无奈,因为他们这一年出生的孩子,必须比其他孩子面对更多的竞争。
“千禧宝宝”的连锁反应让很多家长始料未及,热门学校择校生几乎没有空间,学区生审核更为严格。4年前的状况还没来得及忘却,新的焦虑已经找上了“金猪宝宝”和“奥运宝宝”的父母,或许,还有所有围在宝宝身边的长辈们。
据《每日商报》记者 申屠文婕 实习生 张晨 胡杨 摄影 杜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