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江东新城建设为契机、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做亮萧山工业金名片”,这是萧山给自己定的目标。
工业是萧山经济的支撑,萧山通过大项目、大企业来带动产业的大集聚,目前已形成纺织印染、机械汽配、服装羽绒、精细化工、钢构网架等五大主导产业。
在经济转型升级的浪潮中,这些传统产业如何寻求新机遇?昨天上午,萧山区委副书记、区长盛阅春,胜达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方能斌,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茅建荣一起做客杭州网,与网友交流。
年底建成杭州自己的出海码头
主持人:大江东新城是萧山区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平台,目前规划建设情况如何?
盛阅春:大江东新城以建设“杭州的浦东”为目标,以集聚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空港产业为重点,分别建立江东工业园区、临江工业园区、杭州空港经济区和前进经济区。
同时,创新区域体制机制,撤销原来的5个镇建制,建立7个街道,形成一城一个街道,或是一城两个街道的全新管理机制,赋予这些新城很大的自主权,原则上“办事不出新城,资金自求平衡”。
对先进制造业来说,出海码头是很重要的基础设施,杭州自己的出海码头,现在已认证完成,同时2000吨级的试验型码头已开工招标,年底能建成。
江东大道已建成通车,钱江隧道已开挖,钱江通道也正在建设,这两个主干道建成投入使用后,大江东新城到主城区,特别是到下沙新城,时间仅五六分钟,钱江通道建成后,一个半小时就可到上海,比市区到上海还要近。
即将上市和后备企业有50家
主持人:围绕转型升级这一主题,萧山工业经济如何发展,目前取得了什么业绩?
盛阅春:一是提升产业集聚度。现在萧山已形成了纺织化纤产业集群,钢构网架产业集群,纺织羽绒产业集群和机械汽配产业集群等五大产业集群。
二是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目前萧山区已拥有中国世界名牌一个、中国名牌22个、中国驰名商标48个,国家级的技术中心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研发中心40家。
比如万向集团,现有一个国家级技术中心,18项国家和行业标准,700多项授权专利,平均每3天就有一项专利获得批准,专利产品创造的产值超过10亿人民币。
前不久,万向为世博会提供混合动力车电池组和系统配件,电池的生产过程包含了专利70多项。
三是提升产业层次。我们通过加快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使信息化和工业化实现融合。
四是提升企业发展水平。2009年,萧山全区有14家企业入选中国大企业集团500强,有18家企业入选中国最大1000强大企业,有28家企业被列入全国500强民营企业。目前上市企业有21家,即将上市和后备企业50家。前进齿轮箱集团即将在国内上市,胜达集团即将在美国上市。
努力培育控技术、控品牌民营企业
主持人:当优势呈现逐渐弱化的趋势,萧山经济如何寻求突破点?
盛阅春:萧山这3年工业经济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工业总量也达到全市三分之一以上,要做好转型升级这篇文章,紧紧抓住创新这两个字。
一方面引导企业进一步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引进博士后工作站,构建公共服务平台;一方面构建创新平台,建立“杭州留学人员萧山创业园”、“清华长三角传化生物工程研究中心”、“临江汽车研究院”等,通过平台建设促进企业创新。
另外,制定名牌产业培训计划,努力培育一批控股、控技术、控品牌的“三控型”民营企业。
机械汽车要成第二个千亿级产业
主持人:在金融危机影响下,萧山如何处理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两者关系?
盛阅春:1.加快产业的梯度转移。对于延伸产业链的项目,如PTA项目、钢构项目,支持这些企业借助外地交通、资源、能源优势,战略性转移,抢占市场。
对劳动密集型企业,比如说服装纺织企业,通过内强总部,外拓基地,将生产基地外移降低成本。对于环境容量不允许、原厂址不符合城市规划的项目,实施搬迁,拓展空间。
2.大力发展以汽车产业为龙头的先进制造业。目前正全力建设大江东新城35平方公里的汽车产业园,已有吉奥、青年莲花、东风裕隆等整车项目入驻。
同时,一大批境内外包括萧山区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将与整车企业配套生产,预计到2011年底,整个机械汽车产值从现在的907亿可以上升到1100多亿,成为萧山继纺织化纤产业后第二个千亿级产业。
3.大力发展新能源等新兴战略产业,现在我们光伏、风能、汽车、新能源等企业已有29家,总投资60亿元。
4.坚决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开展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等工作,利用技术促使企业改进。
5.大力提升传统产业,通过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向产业链两端扩展能力,使企业利润水平、竞争能力,在原基础上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升。
(据都市快报 通讯员 尹哲军 见习记者 于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