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08日讯 据《今日早报》报道昨天下午1点多,正在西湖边陪小姐妹逛岳庙的方剑萍,接到一个电话,二话不说就匆匆告辞,打上一辆的士,风风火火而去。
这么急到底为什么?原来她的目的地是杭州公交一分公司,有位老司机李芳华当天退休,有个欢送会,方剑萍赶着去送别。
“坐了七八年李大姐的车,几乎天天坐,早就亲得跟邻居一样了。”方剑萍说。
李芳华是省劳动模范,在担任公交司机的30多个年头里,个人安全行车达118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29.5圈。
“我开的最后一趟车是6月5日……”
李芳华回忆说道:“那天出站前,我跟大家说,这是我开的最后一班车,感谢大家多年来的支持和配合,大家拼命给我鼓掌。”
李芳华说,那天感觉过得特别快,就像在演一场戏,演完后就永远离开这个舞台了。“我一直在心里数着,还有几圈,还有几站……真是舍不得啊!”
李芳华30多年的公交服务经历,除了带给乘客们温暖的感受外,她还积累了一些安全行车的经验和体会,并且编制成杭州公交有史以来第一次用员工名字命名的操作法——《李芳华安全文明行车先进操作法》。这份操作法将作为行业规范来要求新一代的年轻司机们。
“以前5点多就要起床来上班,下班回到家也已经晚上八九点了,感觉整一天过得蛮充实。如果退休了,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安排生活,先休息几天再说吧。”对于以后的生活,李芳华还有点迷茫。
安全行车118万公里≈绕地球29.5圈
热心乘客来了近20位
昨天下午2点,走进公交一分公司二楼会议室,方剑萍吓了一大跳。
会议室里挤满了100多人,跟她一样的乘客就来了近20位。
欢送仪式一结束,她就跑过去跟李芳华打招呼。
“我们还是第一次不在公交车上打招呼呢。”
“是啊是啊,以后都不太见得到了。”
“退休以后多来景区玩玩。以前你要开车,现在总算有时间了。”
家住龙井村的方剑萍今年60多岁,平时经常坐Y2线,从灵隐坐到城站火车站。
“我坐了七八年的Y2线,几乎每天都坐。去一趟,回一趟,每天见2次。算下来,这七八年里,我们起码碰到了5000多次。”方剑萍掰着指头说。
“她的车号是4713,我就认她的车子坐。”翁阿姨很顺溜地就报出了李芳华的车牌。
每天上午9点多,家住茅家埠的翁阿姨,都会牵着小孙女的手,一路散步到龙井路上的公交站。
没等几分钟,一辆Y2路公交车就从远处缓缓开来。停车,开门,祖孙俩上了车。
翁阿姨和李芳华互相点头,算是打了招呼,小孙女也会很乖地朝她挥挥手。虽然几年来,两人之间说过的话不超过10句,但翁阿姨说,“她是个好人。”
“坐她的车很舒服,每次看到她都是笑眯眯的。这么多年了,只要是有老人家上车,她都会起来搀扶。”翁阿姨说。
乘客都把她当成老朋友
李芳华开了30多年的公交车,前20年开的是306路和346路,之后11年一直工作在270路和Y2路上。
乘坐Y2线的乘客,外地人比较多,而本地人大多是住在景区的,相对闹市区,人数较少。
方剑萍说,坐李大姐的车,闭着眼睛都能感觉到是她在开车,因为她的车开得特别稳。景区弯道多,坐她的车,有时候不拉扶手也不会摔倒。
不过,李大姐却因为开车过稳而遭乘客辱骂过。“有一回她载上一对外地夫妻,他们急着赶火车。可看到她每次斑马线前都要让行人时,就很懊恼,一直骂骂咧咧,而且越骂越凶。当时不管她怎么解释,对方都听不进去。”方剑萍心疼地说:“最后她终于忍不住哭了,但是却一句都没有回嘴。”
“我刚好坐在车上,实在听不下去了,就说了那对夫妻几句。知道要赶火车可以早点出发,或者打车的嘛。司机态度好,不还嘴,但也不能这样被人欺负,这么受委屈的。”说起那次的事情,方剑萍还是忿忿不平。
在这些乘客眼里,李芳华早就成了他们的老朋友。“我眼睛不太好,晚上看东西不是很清楚。有位乘客知道后,专门送了我一副夜视镜。”李芳华笑笑说。
这些年她做了3次大手术,每次做手术,都有乘客打听到她的住院地址去探望。想到这些,李芳华就有些舍不得这份工作,以后这些天天见面的老朋友就很少有机会再碰面了。
章高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