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26日讯本报8月24日《妈妈,如果可以,我想读大学》的报道中,患神经母细胞瘤的高中生小米(化名)勇敢面对病魔的考验,不轻易放弃学习的精神感动了不少市民。
报道发出后的第一天,不少市民纷纷来电表示愿意资助小米治病,助其实现大学梦。昨天下午,当记者将首笔9300元捐款交到小米父母手中时,他们一家感动不已。
很久没有捐助别人的李先生再度出手
家住定海芙蓉洲路张家弄4幢的李先生和妻子刘女士,前晚致电本报民情热线,表示要捐赠5000元给小米。
“我们已经很久没有捐助别人了。”李先生说,1997年,他和妻子曾资助过一个岱山长涂的孤儿,“是个小姑娘,我们资助了5年,每年给她生活费、学费,还给她买一年四季的衣服,本来还打算帮她把户口迁到定海来。结果小姑娘初中一毕业就没音讯了,也没给我们打过电话。”李先生说,这事让他和妻子很难受,因此之后便不愿意再资助别人了。
可是,当夫妻俩看到本报关于小米的故事后,被深深感动了。“这么聪明的小姑娘,生了病还那么努力地读书,我们一定要帮助她的。”昨天上午,李先生和刘女士送来5000元现金,还送上牛奶和饼干等零食给记者,要记者转交给小米。“我们希望能帮她圆梦。”李先生的目光透着关切。
有市民希望儿子能像小米一样坚强学习
除了李先生夫妇外,还有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和住址的先生捐助了4000元。桔北社区的热心居民也在社区募捐了近万元。而市福彩中心在报道发出后的第一时间便与本报联系,表示将为小米提供福彩公益金。
家住定海虎山社区康乐新村的一位女士,昨天上午带着即将上初中的儿子来到报社,让记者代为转交300元。“我和老公当天晚上看到报纸后很感动,老公当时就叫我取点钱一定要帮小米。”这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女士说,“小米生这么严重的病,还能那么努力地学习,我本想带儿子去看看她,让儿子向小米姐姐学习。后来想想,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孩子生病了,做父母的心里肯定不好受,如果我带着儿子去探望,可能会使他们更难过,所以就放弃了。”
这位女士临走时说:“小米这病要去外面看肯定需要很多钱。说实话,阿拉舟山介多人,每人捐助1元钱也有100多万了。对阿拉来讲1元钱算不了什么,对小米可是帮助大了。”
记者上门送钱时,小米挣扎起身表示感谢
昨天下午,当记者将市民资助的首笔9300元的捐款交到小米父母手中时,他们激动地一个劲念叨:“咋有介多好心人,真是谢谢大家了,谢谢热心市民了。这个世界还是好人多啊……”
小米爸说,报道发出后,舟山中学的领导和老师们都知道了这件事情,来家里慰问小米。正说着,门铃响起来了,小米妈一开门,一位大妈就探着身子张望了下,随即塞了一叠厚厚的钱给小米妈,“这给你们哪。”大妈说完马上走了。“这是我们对楼的邻居。”小米妈感动地说,“她一直在为小米的治病奔波。最近她自己也住院了,现在要去宁波看病,可是还拿那么多钱来给我们,真是好足嘞!”
随后,记者见到了正躺在床上的小米。小姑娘一张瘦削的小脸显得苍白,嘴唇也是没有一点儿血色。“老师来看她,说她怎么瘦了那么多。”小米妈心疼地说。
见到记者进来,小米立马挣扎着坐了起来。记者转达了热心市民对她的问候后,漂亮的小米笑了。“姐姐,谢谢你们。也请帮我谢谢好心的叔叔阿姨们。”她的眼睛里闪烁着坚毅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