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制(选自温州新闻网)
浙江在线11月24日讯精神疾病已发生质与量的改变;台州精神卫生工作位居全省后列;因精神疾病致贫、返贫现象不断发生。形势严峻,警钟已经敲响。专家建议——
多管齐下 破解困局
《他为什么把妻子关了8年》(台州日报《新闻视点》11月3日)见报后,市政协委员、市中心医院精神科主任杨伯泉不仅十分关注吕秋仙的病况,更关注全市像吕秋仙这样的精神病人的救治和康复问题。他多次致电日报记者,就如何关爱精神病人这一特殊群体发表见解,甚至亲自撰文,提出许多积极性建议,令我们肃然起敬。
杨伯泉从事精神病康复事业已有30多年,对精神病患者的救治和康复有着丰富的经验,对全市精神和心理疾病的防治状况十分了解。
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杨伯泉认为,台州心理疾病现象在中心城市比较突出,与省内兄弟城市对照,差距明显。加快建立中心城市心理康复中心,应该成为政府和有关部门一项迫在眉睫的重要事宜。
据调查推测,台州精神疾病患病人口至少在30万以上
杨伯泉说,台州正处于经济文化加速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矛盾的增多、竞争压力的加大、人口流动和家庭结构的变化、自然灾害的频发,导致心理疾病现象不断出现,而且在中心城市更显突出。
据世界卫生组织在我国部分省市所作的流行病学调查,我省精神病患病率为17.3%,远远高于我国其他省份15%的平均水平。杨伯泉说,由此推测,台州精神疾病患病人口至少在30万以上,这个数据还不包括外来人口。预计到2020年,台州精神疾病负担将上升至疾病总负担1/4左右,疾病总负担将在全省排名第一。因精神疾病致贫、返贫的形势相当严峻,它将成为制约台州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提高百姓身心健康水平的重要瓶颈。警钟已经敲响!
精神疾病重性患者减少,轻性患者增多,就诊区域向中心城市转移
与过去比较,台州精神疾病已发生质与量的改变,并向中心城市转移。杨伯泉认为,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真正导致重性精神分裂症的,已明显减少,而偏执、抑郁、躁狂、强迫、疑病、焦虑等神经症、创伤应激障碍、急性应激障碍等轻性精神障碍或心理疾病患者却越来越多。
杨伯泉说,群众就医模式和途径也发生了质与量的巨大变化。问题是,就医模式虽然改变了,但不少人的思维仍然停留在原位置,心理有病,却不愿去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的专科医院看病,而多数愿意选择交通便捷、环境优良、技术设备齐全的中心城市综合性医院门诊或住院治疗。
精神疾病患者,大多躯体没有实质性病变,主要依靠心理和药物治疗,而这些综合性医院的设置往往与百姓心理疾病需求脱节。在台州,不少医疗单位为了评审等级医院,不顾是否符合条件,都挂上“精神科”牌子。实际上,这些医院很少有医生愿意从事精神科或专职从事精神科工作。
杨伯泉善于用数字证明他的观点。他说,台州市中心医院精神卫生科门诊自从2001年开设以来,来就诊的患者呈“线性上升”趋势:2002年门诊人数1720人,2004年2481人,2006年8371人,2008年1.2万人,2010年突破1.5万人已成定局。这些数据仅仅局限于心理疾病,还有大量伴随与心理相关的心身疾病没有统计在内。心理医生平均每天要接待40多人次的患者。心理咨询耗时较长,工作量已经超出了心理医生承受极限。这表明,一方面,心理疾病在综合性医院需求量不断攀升,另一方面,也给中心城市心理咨询工作增加了巨大压力。
从患者就诊情况分析,杨伯泉说,白领化、女性化、低龄化趋势十分明显,特别是女性化趋势日益突出,男女性别比达到1:1.8,女性患病率几乎是男性的一倍。文化程度与精神心理疾病呈倒“U”型关系,文盲为7%、小学12%、初中23%、高中31%、大学以上20%、硕士博士及中高级职称5%。而年龄分布则呈青年、老年两头高的“M”型倾向,14岁以下占5%,15—25岁占18%,26—35岁为25%,61岁以上21%,其中15—35岁青中年人占了43%。从年龄结构上可看出,青中年和老年人心理疾病患者越来越多。
杨伯泉说,还有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精神疾病患者就诊区域向中心城市转移。今年年初以来,到市中心医院就诊的精神疾病患者,来自椒江、黄岩、路桥三区的占50.2%,来自三门、仙居、天台、温岭、玉环、临海等地的占30.1%,外来人口占19.7%。由此可见,80.3%为本市人口,椒黄路主城区占到50%以上。数字表明,台州精神卫生问题非常严峻。
台州精神卫生工作位居全省后列
在谈到台州精神卫生工作时,杨伯泉忧心忡忡。他说,有两个问题毋容忽视。一个是,到目前为止,我们的中心城市还没有心理康复中心,这与台州精神文明建设不相吻合;另一个是,相关部门对精神卫生工作不够重视,投入精神防治的人力财力物力与日趋严峻的精神疾病防治形势不相适应。
杨伯泉说,台州精神防治专科技术力量十分薄弱,技术设备相当落后。目前,全市精神专科防治机构只有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黄岩区第三人民医院、温岭市精神康复医院和仙居县精神病医院等4家,总床位加起来只有485张,从业医务人员总数只有480人。这4家医院从业人员和建筑面积加在一起,还不及台州任何一家二级规模的县市区综合性医院实力,且医疗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医疗设备多数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产品,整个心理疾病防治工作显得苍白无力。
杨伯泉说,众所周知,精神病患者是特殊群体,他们的躯体基本正常,主要依靠药物和心理干预来治疗。这对主要依靠躯体检查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综合性医院来讲,精神疾病患者给他们带来的经济效益较少,自然也就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与杭州、宁波、温州、湖州、丽水等兄弟市横向比较,台州心理疾病防治工作还相当落后。”杨伯泉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台州精神疾病工作与省内其他城市差距还不大,处于中上游水平。但发展到现在,差距在加大,已经被不少专家公认为“排名全省后列”了。就连过去精神疾病防治工作十分落后的丽水、金华、舟山等地,也赶到了台州前面。
建立三级心理疾病防治一体化网络,多管齐下破解困局
怎样破解台州精神和心理卫生工作明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这一困局?杨伯泉认为只有多管齐下、多方努力,才能奏效。他建议,首先应尽快筹建市本级精神心理康复中心。他说,这既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一项民心工程。政府有相关部门要高度认识,把促进台州精神卫生建设提高到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来认识。要学习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先进经验,投入必要的人财物力,争取台州精神心理康复中心能够在两三年时间内建成并投入运行。
其次,要统筹规划,健全台州精神卫生三级服务网络。杨伯泉说,要进一步管好台州各级精神卫生机构,明确功能定位,实现医疗资源整合。要坚持精神卫生机构为主体、综合医院精神科为辅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精神疾病社区康复机构为依托原则,建立健全精神卫生服务体系网络。要健全心理疾病防治组织机构,加大人才培训力度,扩大服务群体范畴,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降低医疗成本消耗。
采访中,杨伯泉还谈到一个设想。他说,为了尽快改变台州精神病防治工作的落后局面,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规划,加强精神病防治医疗机构建设和精神心理疾病防治工作的开展力度,着重解决中心城市轻性心理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工作。具体地说,就是在中心城市南片区域,以开放式的管理模式,集中收治轻性心理疾病患者,如神经症、抑郁症、心身疾病、心理创伤等。在中心城市北片区域,则以相对封闭、集束式管理的模式,收治行为紊乱的重性精神病患者,比如重症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精神病等。这样做的好处是,既解决了全市广大人民群众对心理健康的迫切要求,又能充分体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台州社会的文明、进步。
最后,杨伯泉乐观地说,只要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台州中心城市南片以收治轻性心理疾病为主,北片以收治重性精神疾病为主”的大格局和三级心理疾病防治一体化网络就会在未来几年内形成。
据台州日报 洪和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