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50岁的黄阿姨在体检中查出了高血压。昨天,心内科的医生建议她,除了每天按时服用降压药物外,最好还能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减少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不过,医生没有立即给她开阿司匹林的处方,而是先给她开了血常规的化验单。黄阿姨有点摸不着头脑:“为什么服用阿司匹林还要检查血常规?”
“在服用阿司匹林之前,先查查血常规,非常有必要。”杭州市中医院心内科博士陈铁龙说,阿司匹林的作用是降低血小板的聚集,防止血管内血栓形成,从而减少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假如患者原本血小板少,本身血小板的聚集能力就差,或是各种原因造成的凝血功能不好,在服用阿司匹林的时候就很容易出血。
第一次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在服用之前最好先检查血常规,看一下血小板计数、出凝血功能、和血小板聚集率。本身有消化道溃疡、出血性疾病的患者不适合服用。另外,由于阿司匹林经过肝脏代谢,通过肾脏排泄,有可能加重对肝肾的危害,服用前最好能查下肝肾功能。如果患者存在肝肾功能异常,就要慎用阿司匹林。
服用之前要查血常规,服用之后也应该查一查。陈铁龙说,部分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后,并不能起到降低血小板凝集作用,也就是无效。如何判断是否有效,还要靠血常规来说明问题。“服用阿司匹林一段时间后,通常三个月左右,再复查一次血小板的聚集率。假如没有明显降低,说明药物对血小板的聚集能力无明显作用,患者就不适合继续服用阿司匹林,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改服其他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
一些老年人,尤其是合并有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等疾病的老年人,血小板的聚集率往往比较高。通过用药前后的验血检查,就能很轻松地判断出阿司匹林的服用剂量对他们是否合适。
他提醒,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期间,如果感觉到胃部不适,必要时需加服胃黏膜保护剂或H2受体拮抗剂,以减轻胃肠刺激症状以及出血等副作用。如果出现大便发黑、腹痛、牙龈出血、皮肤淤斑、淤点等症状,就应该及时就医,更换其他药物,以免危害健康。
据每日商报 记者 祝洁炜 通讯员 徐尤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