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左)在采访沈慧林。 |
沈墨宁展示儿子设计的陀飞轮手表。 |
浙江在线01月04日讯
这次的走读浙商中,看到了一些青春的面孔。比如,沈慧林。一个24岁的年轻人,看起来和很多香港的年轻人没什么两样,小时候在香港的男校圣若瑟书院念书,长大后到美国完成大学学士和硕士学业。父亲和朋友们通常叫他的英文名William(威廉)。
沈慧林的父亲沈墨宁,是浙江省杭州市政协委员,香港杭州旅港同乡会常务副会长,杭州宁基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杭州手表有限公司董事。
和沈墨宁在香港太古广场边上的一个咖啡馆里见面的时候,并没有见到沈慧林。不过,沈墨宁带来了一盒手表给记者看,这是他们最近才设计好的陀飞轮(手表制造中最高的工艺),很有中国特色,以清朝中期的古董木雕寿星、麻姑为背景。
说起这些手表,沈墨宁显得特别开心:“这些都是我儿子的创意,我手上戴的这只他还刻上了我的名字。”
聊起儿子,沈墨宁总说:“还是个孩子!”但神色里却难掩自豪之情:“这些(陀飞轮)都是他的想法”;“他炒股比我厉害,已经赚了一笔钱了,他买股票是经过分析的,能放很久”……
这是对沈慧林的最初印象,开朗,有想法。第一次看到沈慧林,就是在香港的亚洲国际展览中心的LED灯展馆里。
放弃银行的工作自己创业
沈慧林在美国著名学府--常春藤联盟(Ivy League)之一的康乃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完成他的学业,拿的是应用经济及管理硕士,并考出了全球风险协会金融风险管理师(FRM)执照。2009年,他回到香港,在银行的风险管理部和投资银行部工作。大概工作了大半年,沈慧林萌生出了自己创业的想法,就做爸爸二十多年来的老本行——手表。
沈慧林和手表一直有着不解之缘。小时候,他就经常到爸爸的工厂去玩,看工人们修表。再长大一点,爸爸带他回内地看祖屋,就被祖传的(已经传了200多年)的怀表给吸引住了。他的硕士论文就是以杭州手表厂的200名员工为调查对象来分析教育水平对员工生产力的影响。
杭州手表厂为国外的一些企业生产陀飞轮的机芯,法国、瑞士、德国都有。沈慧林看了以后,很感慨:“这个陀飞轮的机芯,爸爸他们卖出去的价钱跟最后在国外品牌整表的价钱,因为品牌效益竟差数十倍到数百倍之多。既然我们有这个技术,为什么不做自己的陀飞轮呢?”
沈墨宁收藏了很多明清时期的木雕,关于这些木雕,他还出了好几本书。沈慧林一看见父亲的那些古董,就被吸引住了。他爸爸每一个木雕都有一个小故事:如24孝故事,郭子仪故事和铁弓缘故事等。从小,他就听爸爸讲述每一个小故事,并从这些几千年留传下来的寓言故事中学到很多人生哲理。所以,一直以来他都立志要把这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和智慧宣扬出去。古董代表的是中国五千年遗留下来最好的手工艺和智慧结晶,陀飞轮则是代表手表的最高技术和工艺,何不把这两个结合起来呢?
沈慧林告诉父亲,“我要做中国的陀飞轮,要做香港第一家只出产陀飞轮的公司。”
本来,沈墨宁怕儿子太年轻气盛了,但儿子的想法彻底打动了他。既然自己也是20多岁到香港开始创业的,没理由不让儿子这样做。
沈慧林也有同样的想法,“爸爸创业的时候比我还小一岁,而且,爸爸又给我提供了那么多的资源,经济支持,人脉关系。爸爸的很多朋友都是成功企业家,从小我就跟他们学到很多从商之道。有这样的机会和条件,为何不放胆一试呢?”
做定制概念的陀飞轮手表
怎么样把欧美的设计概念与陀飞轮结合起来,同时又要体现中国特色,沈慧林想了很久,最后,他决定在表盘上做文章,以真实的原有古董为基础,把富有中国风味的麻姑、寿星、和合二仙等等,刻到表盘上。
沈慧林为自己的陀飞轮起了个名字叫“万希泉”,意思是“万众希望的源泉”。他希望以精巧极致的制表工艺和平易近人的价格,带给世界各地的爱表人士满怀希望和快乐的时间。因为,在他看来,“最能纪念时间的东西,就是时间本身。”
在这个“万众希望的泉源”的概念上,沈墨宁也为自己的陀飞轮找到了定位——“要走高级定制的模式。比如,可以在机芯上刻上重要的名字、纪念日等,有些独有的回忆是很难忘的,可以用独有的方式来记住那一刻。在机芯上需要很精细的工艺,要先刻好字,再来做表,这表就是为你量身定制的。”
第一批陀飞轮的样表已经出来,有20种图案,上百个品种。沈慧林拿给父亲的朋友们试戴,那些叔叔伯伯们个个赞口不绝。至于沈慧林自己的朋友,则是对定制的概念很感兴趣。“朋友们结婚,已经来定过好几对陀飞轮表了,买一对在机芯刻着夫妻二人名字的手表,他们觉得很有纪念意义。”
接下来,沈慧林准备发展陀飞轮系列手表,尤其是想要推出顺应市场需求,同时也兼顾时尚潮流的陀飞轮女表系列。“陀飞轮机芯直径普遍大,适合男表的组装,将陀飞轮结构应用到女表上,工艺就变得更为复杂,对加工精度要求也更高,所以市场上陀飞轮女表不多见。”
“万希泉”陀飞轮表上个月在香港上市,香港所有的表店逐渐都会有售。“陀飞轮表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奢侈品,在瑞士、德国,即使是一般的陀飞轮表售价也在几十万元,高档次表售价则达几百万元。现在我们中国人也掌握了生产陀飞轮的核心技术,那就要为我们自己服务,把陀飞轮表平民化,让人人都戴得起陀飞轮表。”
善于走在电子产品的前端
父亲沈墨宁是沈慧林最崇拜的人,否则,他也不会走与父亲那么相似的道路——20多岁开始创业,都是选择手表来作为自己事业的起点。
1980年,沈墨宁23岁,只身一人来到香港,身上只有30元港币。来香港之前,沈墨宁在浙医大工作,做医学摄影。本来生活很安稳,但他就想出去闯荡。
因为在香港无亲无故,所以,最开始的时候,他去货仓里搬货,一个月后,他开始做电子表生意。许多“70后”、“80后”可能会有印象,就是电子显示表,上个世纪80年代非常流行。慢慢地,沈墨宁有了自己的一个小工厂,并把业务范围扩展到了石英表。
在电子产品方面,沈墨宁很有天赋。为了方便检测做出来的手表是否正常,他专门设计了一个仪器,把手表放上去就知道准不准。这个仪器在同行中很迅速传开。很多人向他购买仪器,也有很多人会把坏了的表拿给他修。
那应该是沈墨宁最辛苦的时候,是老板也是员工,虽然请了工人,但自己仍然要做很多活,每天都要忙到很晚,甚至要通宵。有一次,他十二点钟回家,母亲问他:“今天晚上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电子表之后,沈墨宁做的是蜂鸣片,就是上世纪80年代很流行的音乐贺卡(翻开会响,合上就停止),当时是香港最大的生产商,温州有七个工厂帮他做,广东也有厂在做。之后,沈墨宁也开始做起玩具的电子配件。比如麦当劳、迪士尼玩具的电子配件。
不得不说,沈墨宁在电子产品行业一直很有眼光。从电子表做到蜂鸣片,从三极管做到晶体管。现在,他把目光投向了LED灯。他做LED灯已经有五六年了,在这个行业刚刚萌芽的时候就进去了。采访的那几天,香港的亚洲国际展览中心刚好有LED灯展,沈墨宁的LED灯也在其中展出。现在他们正向产品的多元化上努力,如LED台灯,LED射灯,多功能日光灯管等等。
陀飞轮品牌走向内地市场
1986年开始,沈墨宁回内地投资,当时看好杭州手表厂的发展前景,从部分合资起步,开始了与杭州手表厂的合作,到1999年股份制改革时,沈墨宁正式入股杭州手表有限公司(前身即杭州手表厂)。
之后,杭州手表有限公司开始生产陀飞轮机芯。当时,很多外国人都觉得中国不可能做出陀飞轮机芯。但就在2002年,杭州手表有限公司生产了首批陀飞轮机芯售往国外,这是中国最早批量生产的陀飞轮机芯走向国外市场。
这些年来,杭州手表有限公司的技术水平一直和瑞士接轨,产品质量快速提高,从而获得市场上良好的信誉,产品供不应求。
2005年8月,《Europa Star》(世界知名的手表杂志)刊登了主编Pierre Mzillard的文章,介绍了杭州手表有限公司的陀飞轮手表,称其经过钟表大师Business Bonters的调教,走时精度完全可以和瑞士高端品牌的陀飞轮媲美。
沈墨宁父子两人一直希望中国有自己的陀飞轮品牌,在杭州手表有限公司陀飞轮生产技术不断成熟,以及产品品质不断提升的今天,更是坚定了父子俩当初的想法,于是在儿子沈慧林提出创立“万希泉”陀飞轮品牌专营公司的时候,沈墨宁马上就同意了,还给儿子预备了一笔可观的启动资金。
说到这,沈墨宁也忍不住笑了:“与我们那时相比真是天差地别,我们都是吃过苦头过来的,启动资金只有30港元。”
从1980年到现在,沈墨宁闯荡了30年,这30年中,沈墨宁置办了很多物业,他还为自己订了个规矩:每年买一个物业,有钱买房子、写字楼,没钱买个车位也很好。
这些年,沈墨宁也改变了发展方向,海外发展的机会越来越少,反而内地的机会多了,他也开始在杭州做投资,比如物业、酒店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