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做客钱报新闻热线。 记者 杨晓轩/摄 |
浙江在线01月10日讯
昨天上午10点整,当钱报读者拨进96068新闻热线,听到一个全中国人都熟悉的冷静而又低沉的声音:“你好,我是白岩松”,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发出仿佛中了头彩的笑声,然后连声说:“白老师,我太喜欢您了!”在白岩松用他浑厚的男中音很优雅地道谢、安抚心情激动的幸运读者后,他们才能平静下来问一问。
由于无法同时监听读者的来电,白岩松接热线的时候,我们只能看到他一个人的表情。而如果你仅仅看着他严肃的表情,听他从容不迫的声音,会觉得一切都很平常。白岩松大部分时候语重心长,就着幸福、房价、医疗、文化等种种老百姓关心的话题,说着圆润又鼓舞人心的话,时而幽默一把。果然,百姓们把央视新闻评论员当作了政府投诉部门兼心理咨询师。
然而等到记者开始听电话录音的时候,才一下子五体投地了。读者们五花八门的“焦雷”式问题,野马奔腾式的跳跃思维,威猛直接的诉求,甚至还有情绪失控的洒泪当场……要是换了普通人,如何能绷得住一张淡定的脸、从容不迫地把话题转得内涵又富有哲理,幽默又令人信服呢?半小时回答9个问题,听完录音,记者深刻认识到,对一个资深新闻主持人来说,多“难”的问题都不是问题,越“雷”的问题越让他体现水准!
读者A:见多识广的老太太
我觉得你是个人才!
你会不会当外交官
读者:白老师,您10年前出的《痛并快乐着》是二十几元,10年后出的《幸福了吗》还是二十几元,这是为什么呢?
白岩松:10年前的《痛并快乐着》是20元,您看到的已经是10年后重新出版的了。比房价涨得慢。(笑)
读者:对啊!我们现在什么都涨价了。
白岩松:是的,10年前我出一本书,如果卖得好能在北京买套房子。现在出一本书,同样的销量,买房子几乎是不可能的。可见知识贬值了(笑),文化贬值了。
读者:我还看了您耶鲁大学的讲话,您讲得特别幽默。
白岩松:您看得真仔细。
读者:那您将来会不会当外交官呢?
白岩松:(沉吟,严肃)我觉得不会。
读者:为什么呢?我觉得您是个人才!
白岩松:因为我更擅长中文。
读者:(恍然大悟)哦……(接着这位老太太就老年人的幸福和健康的问题口若悬河地说了两分钟,然后忽然问)您下午去博库书城签名售书,能给我签名吗?
白岩松:(笑)您只要来,我一定签。您就跟我说上午的这个电话就行了。
读者B:12岁小朋友
白叔叔,您的孩子压力大么
读者:白岩松叔叔吗?(非常稚嫩的声音)
白岩松:你好,我是白岩松。小朋友多大呀?
读者:我12岁,上小学六年级。我们现在升学压力可大了。白叔叔有孩子吗?
白岩松:当然有啊。
读者:您的孩子多大?
白岩松:13岁。比你大一点儿。
读者:那他在升学的时候,您对他的升学压力是怎么看待的?
白岩松:我希望他内心健康,我也希望他能够拥有更综合的素质,我不会仅仅拿升学这一块去看待,如果压力太大有时候不一定好,但没有压力肯定也不行。
读者C:温岭打工者
我们打工的什么时候能买得起房子
读者:白老师,我在报纸上看到您的新书,我觉得很好,您可以送我一本么?
白岩松:钱江晚报答应,凡是打进电话的读者都可以获赠。昨天半夜,我已经把签名的工作都完成了!(笑)
读者:我是在温岭打工的,我总感觉我们打工的人都不幸福,压力很大。像我们打工的,什么时候才能买得起房子呢?(笑)
白岩松:其实您换个角度想,最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有地方住。然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住的条件应该有所改善。我个人觉得如果每个人都想着立即买到属于自己的房子,我觉得对于一个13亿人口的国家来说很难。美国和日本也没有做到。但是我觉得一个好的国家,应该让人们都有居住的地方,然后可以逐渐改善。我也祝愿您打着打着工就成了老板,将来您还可以给别人提供住房!
读者D:温婉内涵的女士
在您身边,谁是幸福的人
读者:在您身边,谁是幸福的人?
白岩松:我觉得孩子是幸福的人,从他们脸上就能看出来。现在很多老人也陆续进入幸福的状态。年轻人和中年人比较难,因为眼前有很多挑战。但我觉得不能总是孩子和老年人幸福,年轻人和中年人也得想想办法。
记者评价:这位读者和白岩松的交流,虽然时间短,却很赏心悦目。问得有内涵,答得有味,还切合了白岩松的新书,有水平!
读者E:忧国忧民的白领
中国什么时候有望拉近城乡差距
读者:中国什么时候有望拉近城乡的距离呢?
白岩松:我觉得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中国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我们现在总是用有些国家的标准去衡量中国,我们的愿望和理想增长得非常快,今天吃饱了,明天就要有新的目标,这是对的。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有足够的耐心,一个13亿人口的国家,把城乡问题解决掉一定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您多大岁数?
读者:我33岁。
白岩松:您才33岁。我都43岁了,我都相信这辈子能看到这个问题被解决。更何况您呢?
读者:关于中国的户籍制度,把公民分成城市居民和农民,白老师有什么看法呢?
白岩松:我觉得从未来的角度,这些问题都在改变的过程中。例如浙江这样经济发达的省,户籍已经不像当初起到那么大的作用了。其实现在户籍改革在全国各地都此起彼伏,正在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