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1月13日讯
“呜啦呜啦……”当“120”载着危重男婴从余杭区急送浙江省人民医院时,却遭遇交通早高峰,无奈之下只好求助110,由110开道领路将120带到医院,但依然堵了一个多小时。
因为路上时间耽搁太久,孩子入院时已生命垂危,截至发稿时,医院传来消息,患儿因脑缺氧时间过长,还没有脱离危险。
被子盖得太严,导致大脑缺氧
1月10日上午9点多,“110”警车将这辆“120”带到浙江省人民医院急救中心,车上载的,是2个月大的男婴小云,因为前一晚在家入睡时被子盖得太严实,导致大脑缺氧,情况危急。
小云的父母是云南人,都是20岁左右的年轻父母,在余杭塘栖打工。
小云的妈妈说,孩子睡在身边,当晚盖了两条被子。凌晨3点,他们被孩子呕吐的声音吵醒,后来,孩子开始抽筋。
父母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孩子情况越来越不好,早上6点左右,将他送到了当地医院,不久又转往浙江省人民医院。
小云的父亲说,“120”越往杭州市区开,拥堵越严重,进入市区已经8点多,马路上都“塞”满了汽车。救护车汇入车流后如同汪洋大海中一条船,尽管救护车上的患儿父母及医生司机心急如焚,但只能随车流走走停停,慢慢行进。
行至一条马路时,他们看见不远处路边停着一辆“110”警车,急中生智,上前说明情况,请求帮助。
得知孩子病情危急,警车立即开车领路,将救护车引至浙江省人民医院,而此时已经是上午9点25分,足足开了三个半小时。经常走这条路线的人说,不堵车的情况下,从余杭塘栖开车到浙江省人民医院不到两小时。
儿科医生说,孩子送来的时候全身发紫,呼吸微弱,有呕吐抽筋症状,体温低,只有32摄氏度,初步诊断为“小儿捂被综合征”——小孩的毛孔很细的,出了大汗又排不出去,好比人为中暑,最大的危害就是高热或缺氧,从而导致全身器官缺氧,大脑损坏。
而让医生们感叹的是,他们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凌晨3点孩子发生呕吐,6点才送医院,转到省人民医院都已经9点多了。但是婴儿是否会脑坏死,还需观察一周时间。
120遇路堵,婴儿丧失治疗时机
“120”需要“110”开道,或许是一个特例,但急救遭遇行路难越来越严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浙江省急救指挥中心常务副主任、浙江省人民医院院长叶再元教授说,院前急救,是指从第一救援者到达现场并采取一些必要措施开始,直至救护车到达现场进行急救处置,然后将病员送达医院急诊室之间的这个阶段。
“院前急救做得好,能给医院急诊的医护人员争取抢救时间,为病人争取宝贵的生命。”叶再元介绍,去年全省各急救中心共抢救患者计29万余次,其中危重病人9万多次,占总数的32%。
影响危重病人院前急救有多种因素,交通拥堵就是制约院前急救一个重要因素。
礼让排名:公交车、出租车、私家车
章熙德是杭州市急救中心浙江省人民医院急救点的老驾驶员,他说,现在开“120”太难了,不仅车多路堵,而且不少车听到救护车的警铃也不愿让道,有的车甚至还要抢道,“车多路堵是没办法的事情,但主观上的不让道让人感到有些寒心、气愤,生命抢救容不得耽误。”
前天中午的一次出车,仍让章熙德印象深刻:中午12点零4分,他接到杭州市急救中心发来的短讯,东新路与绍兴路处有一位男子从桥上跳下……
他连忙出车,经文晖路由西往东,在前面四岔路口左转至东新路。考虑到情况危急,离四岔路口还有100米处就拉响警铃,当时不少车听到警铃主动让道,但一辆小车就是不让,一直飞快行驶在他的车前面,直到四岔路口红灯亮才停下,“120”只能紧随其后等待。尽管不让道及等红灯(紧急情况,120可以闯红灯)加起来共浪费了一两分钟,但对于急救医疗来说,这片刻时间可能决定生命存与逝。
担架员刘方荣说,根据他长期观察,在交通礼让方面,公交车做得最好,出租车次之,不愿意让道大多为私家车。
“我们也清楚大家都有急事,急着上班、急着办事,但耽误几分钟时间可能就会失去一条生命,如果抢救的是自己的亲人,你会不让道吗?”有20多年驾龄的章师傅希望不肯让道的人能设身处地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