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1月15日讯
“老婆,我中奖了,一千万!”
4个多月前,当张老师接到丈夫郑卫军的报喜电话后,心里愣了一下:他从来不买彩票的,怎么会中奖呢?
郑卫军接下来的话,让张老师明白了原委:“是造血干细胞,我和上海的一名小男孩骨髓配对成功了,有望给他捐献造血干细胞呢。”
昨天,郑卫军在省中医院血液科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室,为上海的一名两岁男婴,捐献了140毫升造血干细胞。他是建德市首位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
为捐献作准备
骑单车加强锻炼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很少运动。当接到有望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消息后,我想如果加强锻炼,应该可以使干细胞更健康吧。”今年40岁的郑卫军是建德新安江人,是建德市卫生局的一名财务工作人员。
2006年9月26日,在一次无偿献血中,他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听说骨髓捐献的事情后,就觉得应该是和献血一样的事情,就报名了。”郑卫军说,后来接到了自己初配成功的消息,这时他才开始深入了解骨髓捐献的相关知识。
去年中秋节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正在上班的郑卫军接到了浙江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的电话,他与另外两名志愿者的造血干细胞和上海一名身患白血病的男婴初配成功,问他是否愿意捐献。
“他一口答应了,而且强烈要求我们给他第一个做高配。”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说,初配成功后,还必须做高配,完全吻合后,才能捐献。在配型成功后,工作人员最担心的是志愿者临时反悔,所以,当听到郑卫民有这么强烈的意愿,他们都为上海的这名男婴感到庆幸。
“当我听说对方是一名两岁的男孩子时,我马上想到了自己12岁的儿子。换位思考,如果自己的孩子遭遇了这样的不幸,我也是恨不得能立刻救他的。”郑卫军说。
在等待高配结果的日子里,郑卫军开始抽空锻炼身体了。专门买了一辆自行车,得空就去骑单车,一骑就是15到20公里。如果没空去骑车,就打羽毛球,单位的同事听说他要捐献造血干细胞后,还主动抽空陪他打球。
去年12月20日,郑卫军接到电话,告诉他高配结果完全吻合,不久就可以捐献造血干细胞了。
“每一名捐献者,我们都会做体检的,身体健康的人,才能捐献干细胞。不过,如果在捐献之前适当运动,造血干细胞的活跃程度会更好,会更有利于和受赠者的融合。”省中医院血液科副主任沈建平主任医师说。
希望这份爱心
能够传递下去
每年农历新年前,正是各大单位财务工作人员最繁忙的时节,郑卫军带着电脑住进了省中医院,一边打动员剂,为捐献造血干细胞做准备,一边抽空用电脑做报表,他不想因为自己的捐献行动,耽误了单位的正常工作。
昨天上午9点多,郑卫军躺在省中医院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内,正式捐献干细胞。“就是感觉手臂有点痛,不过对身体没有影响的,在捐献之前,我和妻子已经从网络上,了解了许多关于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知识了。”
郑卫军说,到目前为止,大陆捐献造血干细胞2000例都不到,许多供体都来自国外,这和大陆捐献者的积极性不高有一定关系。
“我们对于受赠的孩子只有一个希望,希望他能够在以后,帮助一些他能够帮助的人。”郑卫军的妻子张老师是建德乾潭职高幼儿教育的老师,她觉得许多人之所以不愿意捐献,和他们在困境时没有得到有力的援助有关。所以她和丈夫都希望通过力所能及的行动,帮助一些能够帮助的人,让这份爱心传递下去。
昨天下午1点多,白血病男孩所在的上海一家医院的医生,将郑卫军捐献的140毫升造血干细胞,第一时间带回了上海。通讯员 周赟 贺佳晶 记者 黄淼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