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杨健(左)和摄影记者林云龙 |
浙江在线01月20日讯
和民工一起返乡,今年已是第六个年头。
李文发、罗教树、汪木清。
每年,我们都在这个时候和他们一起回家,一起经历艰辛的回程,一起分享返乡的期待和快乐,一起畅谈对来年的希望……然后把这份记录带回来。
五年来,我们一直在记录。
李文发在湖北麻城,罗教树在湖南隆回,汪木清在安徽广德。
五年前,李文发家造房子还欠着13000块钱,罗教树家唯一的电器还是一个电饭煲,汪木清家门前的路还是条坑坑洼洼的山路……
之后,我们陪着他们走过了一年又一年,2006、2007、2008、2009,2010。
他们家里添置新物件了,他们的孩子上学了,他们家门口的路通了,我们开心。
他们和孩子生疏了,他们很寂寞,他们一年见不到家人,我们感慨。
他们每年辛苦劳作,但却离希望依然那么遥远,我们无奈。
……
我们每年忠实记录着每个点滴,聚沙成塔,翻开五年前有点泛黄的报纸,跃然纸上的文字告诉了我们,原来生活是这样的,原来像候鸟一样的他们,日子是这样这样一年一年过下去的……
又到一年的年末了,他们这一年过得好吗?挣了多少钱?高涨的物价对他们有多少影响?村子里变化大吗?妻儿都安康吗?年初的愿望实现了吗?……
带着无数的问号,我们出发了。
出发的前一天,我冒着大雪,排了一个小时的队伍,终于买到了春运第一天的车票,Z47次,杭州到武昌,李文发还在武昌打工。
那是最后的两张票。售票员说,除了这两张,八天内已经没有任何票了。
我庆幸我的好运气,因为长长的队伍中,大多数的人都没买到他们想要的那张票。
昨晚8点50分,离发车还有两个多小时,杭州火车站候车室已经很难找到空位了。
我身边是一对夫妻,妻子抱着孩子,丈夫坐在自带的塑料凳上。身边是四五个大大小小的包裹。
丈夫小张在杭州一服装厂打工,做技工的,老婆缝纫工,一个厂的。他来了三年,老婆才一年多,孩子在老家也没人管就带着了。
他们买到了一张座位票和一张无座票。
小张举起手头的板凳说:“这是经验,早点来找好位置,凳子一放就是个座位。”
如果不出意外,Z47次20日一早7点半就能到武昌。
这8个多小时,小张可能要在小板凳上蹲上一夜。
不过夫妻俩还是很高兴,他们说,春运第一天就能赶回家,他们觉得很开心。和回家比起来,熬一宿不算什么。
不止他俩,回家的愉悦写在昨晚回家的每个人脸上,虽然很累。
晚11点13分, Z47次出发了,终于挤上车的人们,在经历了买票的艰辛和等待之后,迎来了年末归家途中最为放松的一刻。
夜深了,疲惫的人们渐渐进入梦乡,我的心头突然响起了王力宏的那首《落叶归根》——
“举头望无尽灰云,
那季节叫做寂寞,
背包塞满了家用,
路就这样开始走。
日不见太阳的暖,
夜不见月光的蓝,
不得不选择寒冷的开始,留下只拥有遗憾……
远离家乡不胜唏嘘,幻化成秋夜,而我却像落叶归根,坠在你心间。几分忧郁,几分孤单都心甘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