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1月29日讯
的哥们每天在街上跑,非常辛苦,但是很多的哥都存在着不签劳动合同、无法享受社保等情况。为此这次的两会上,有代表建议,让的哥们也成为真正的公司化员工,享受到该有的社保。
根据杭州市政协委员马新荣的调查,目前杭州出租车行业中,主要实行的是单车承包制、介于承包制与员工制之间的“公司制”等经营模式,所以驾驶员与企业签订了车辆承包经营合同,而不是劳动合同。的哥不算企业在编职工,也不属于个体经营户,成了一群没有归宿的劳动群体。
这种情况导致的哥们的劳动关系不能“落户”于企业,而一部分驾驶员特别是外省(地)来杭的从业人员未能按时缴纳社会保障的相关费用,致使这部分人群在遇到重大事件时,无法享受到政府部门提供的必要的社会保障,仅有个别的极少数人群可以获得慈善救助机构和社会媒体汇集的小额补助。
马新荣建议,对出租车行业实行公司化经营(特别是对新增车辆),车辆的经营权和所有权都归公司所有,司机和公司建立劳动聘用关系,签定劳动合同。也可以根据从业经历、服务好评、全年行车综合指标(违章率、事故率)等行业考核标准给予延长服务资格证使用年限,并督促企业与其签订企业劳动合同,逐步实现出租车司机纳规管理。
卢羊华在杭州开出租车已经一年多了,他的老家在江西。他现在跟承包人签的并不是正式的劳动合同。
“合同里面有些条款都是对司机不利,对承包人有利的。”卢师傅说,“比如,里面有条款规定出了事故与公司无关之类。”因为没有正式的劳动合同,卢师傅自然也不能享受社保,“跟公司也提过社保的事情,不过最后也没什么说法。”
卢师傅之前在深圳的一家配送公司打工,当时公司是给他交了社保的,他希望将来在杭州也能够享受到这些保障。
的哥蒋海根也希望将来能有更多的出租车公司真正实行员工化,“我觉得社保还是很重要的,年纪大了有个保障。现在我都是自己去缴的,每个月500多元,如果员工化以后,起码公司能负担一部分。”
根据此前媒体报道,目前杭州大多数出租车处于承包状态,只有200辆左右的出租车实现了公司化管理,也只有这200辆车的司机成为了运输公司的正式员工。
杭州市城市出租车协会秘书长蔡官尧表示,如果要改善出租车司机的生存现状,就应该让司机进入固定的公司工作,让这个行业员工化、制度化。
但现阶段要让出租车公司与出租车司机之间建立劳动合同关系还很难,这个过程至少还需要3-5年。
杭州市运管局的工作人员介绍,他们已经在考虑的哥的“员工化”管理。杭州将要新增的600辆出租车就会实行公司化和员工化。对于已有存量的出租车和的哥,今后也会考虑。不过这个过程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因为毕竟还涉及到劳动保障等部门,有些在异地参加过社保的的哥转移社保账户里的余额还有一定难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