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2月14日讯
开名车,住酒店,穿名牌……春节期间,在外台州商人回乡过年,为假日消费添了一把火,凸显了“台州人经济”。而春节消费的红火,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台州经济的繁荣与台州人创业创新活力的增强。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外台州商人120多万,创办了3万多家企业,形成了25万个个体工商户,年销售总额在2500亿元以上,相当于再造一个台州经济。
台州人回乡,消费无处不在
大年三十晚,记者驱车在温岭市泽国镇区,但闻鞭炮声声,不时有烟花映红夜空。
家住商城路的老陈一家在上海经商,每年都回乡过年,节前都要准备价值上万元的烟花。“虽然花费有点大,但大人小孩都开心。”老陈这样说。大多数人只在家门口放放烟花,但也有人把放烟花的场地搬到镇政府广场。大年三十晚上,镇政府广场分外热闹,有人载来一小货车的烟花。
而烟花消费只占春节消费很小一部分。老顾一家在兰州经商,每次回家过年都住酒店。对此老顾解释说:“老家的房子长期不住人,打扫卫生添置日常起居物件都很麻烦。”住酒店就挺方便,把家里的老人往酒店一接,一家老小团聚在一起,什么都齐了。亲朋之间迎来送往也不用费力。据了解,春节黄金周期间,全市各星级酒店客房出租率达79.34%。
与大小宾馆饭店生意一样红火的是各大旅游景点。整个春节黄金周全市各景点共接待游客476.47万人次,同比增长50.8%,旅游总收入13.35亿元,同比增长50.5%。
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娱乐消费,台州人回乡,消费无处不在。
过完年接着打拼,赚更多的钱回来消费
从正月初四开始,在外台州商人便陆续外出。一般过完元宵节,基本都走了。
历史上的台州交通不便,资源匮乏。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60多万台州人在全国各地闯荡。
农民造车、造船、造缝纫机、造高楼大厦……正因为他们敢闯、敢冒,吃人家吃不了的苦,赚人家赚不了的钱,终于从草根变成了森林,从边缘走到了主流。
他们是一根青藤,根深深地扎在台州,枝叶却蔓延至台州以外的广阔天地。据统计,2003年至今,台州共签约各类回归项目约300个。市协作办负责人说,企业回归带回的不仅是资金流,更有人才、技术、信息和管理等台州经济发展急需的生产要素。
跳出台州发展台州,回归台州发展台州。越来越多的台州企业瞄准境内境外两个市场,或投资办厂,或建立销售和研发机构,拓展发展的新空间。
在台州,吉利、宝石、钱江摩托等纷纷踏上跨国发展的征途。据统计,截至去年末,台州的民营企业在境外投资创办企业的已达368家。市外经贸局有关人员说,这些龙头企业甚至通过境外并购、设立研发中心等形式,融入到高端产业链,加快了创新发展的步伐。
一位文化界人士认为,台州商人的崛起是当下中国经济一道亮丽风景,当代台州人以其创新意识和开拓能力为世人瞩目。人文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传承等多种因素,为台州的崛起做好了足够的文化储备。
而正在全市范围内展开的“解放思想创业创新”大讨论活动,旨在动员全市上下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创新发展、实干兴市,为台州“十二五”科学发展开好局、起好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对台州文化的进一步弘扬,是对台州科学发展的洞悉与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