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雪芬代表作《祥林嫂》
浙江在线02月20日讯
昨天21点41分
新华社发出新闻稿:
记者从上海越剧院获悉,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上海越剧院名誉院长袁雪芬于19日下午2时在沪病逝,享年89岁。
袁雪芬1922年出生于“越剧之乡”浙江嵊县,1933年开始越剧生涯,一生为越剧艺术和中国的戏曲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2008年2月,袁雪芬当选文化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越剧代表性传承人”。
袁雪芬是新越剧的创始者和践行者。上世纪四十年代,包括袁雪芬在内的“越剧十姐妹”发起越剧改革,改造越剧旧戏班制度,把崭新的舞台演出形式引入越剧,更将鲁迅名著《祝福》改编成越剧《祥林嫂》上演,轰动一时,该剧亦被誉为“新越剧的里程碑”。
数十载艺术生涯中,袁雪芬形成了独创的“袁派”艺术,其唱腔旋律淳朴,感情真挚深沉,韵味醇厚,委婉缠绵。1953年,袁雪芬与范瑞娟合作主演《梁山伯与祝英台》,并拍摄了我国第一部大型彩色戏曲影片,该片已成为中国电影史中的永恒经典。
昨天22点37分
新民网记者胡彦珣、张玮发布报道:
2月19日,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因病在上海逝世。晚间,在袁雪芬位于上海淮海路的家中,不时有亲友上门吊唁,客厅中摆满了袁雪芬弟子和亲友献上的百合花。
袁雪芬的家位于淮海路一个幽静小区内,家中的灵堂设在客厅,灵堂上所用画像是1975年时一位广州画家为袁雪芬绘制的油画,画像下方则摆放着她多年的奖杯。采访期间,不时有亲友上门吊唁,客厅内摆满了弟子和亲友献上的百合花束。
当今袁派领军人物方亚芬(上海越剧院演员)是袁雪芬的学生。回忆起老师离去时的场景,方亚芬几度哽咽。她说,下午2点多,她赶到时,老师还在抢救。在得知抢救无效后,他们趁着老师体温还在,帮其擦身、换衣服,随后着手为老师料理后事。
方亚芬说,袁老师离开前的一段时间,总觉得自己身体不好,每每遇到学生,都会问问大家的近况,然后告诉学生们,以后要靠他们了。谈及老师的心愿,方亚芬回忆道,医生曾3次宣告老师病危,她都一次次挺了过来,“老师一直认为,自己多赚了50年的寿命,现在著作都已经出版,自己也已了无遗憾了”。
袁雪芬的大儿子郑海芽告诉记者,母亲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都在卧床休养,但每当有人来与她探讨院里、工作的事情,母亲总会强打起精神。
郑海芽称,大概在8、9年前,母亲得知自己患了绝症骨髓瘤,为了抓紧时间总结理论和完成作品,她放弃化疗,常常带着病痛工作。回忆母亲为越剧所做的奉献,郑海芽称,母亲的一生度过了多次病痛关口,骨髓瘤、肺结核、心脏病、胃出血等,但母亲从不曾放弃过她的艺术追求。
昨天15时许
浙江越剧团演员李丽接到电话:
李丽是浙江越剧团的袁派花旦,袁雪芬的学生。她与本报记者如是说——
“我是下午3点多接到上海的电话的。真是不敢相信,因为我在去年秋天看她时,她气色还蛮不错。昨天,老师身边的工作人员打电话给我,(听到消息)我都傻了。我明天一早会赶去上海,到老师家里去。老师是个低调的人,以前她就吩咐过不要有任何形式。怎么悼念,这次主要听上海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