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阅读·沉浮
的,孩子不太感兴趣
网游,唤起80后记忆,90后嫌它不够刺激
30岁的皮皮鲁
赚的还是怀旧的钱?
□本报记者 方力 薛莹
1981 年2月10日,大年初六,窗外人声鼎沸,26岁的杂志编辑郑渊洁,正在闷头写一个中篇童话。
童话的主人公是个可爱的男孩子,叫皮皮鲁,他还有个孪生妹妹——鲁西西。5天后,郑渊洁写完这个故事,取名《皮皮鲁外传》。他没有想到,这个3万字的故事,对上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出生的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如今,它还在拨动这些已然长大的孩子的记忆。
今年2月10日,皮皮鲁和鲁西西度过了30岁生日。在过去的30年里,皮皮鲁以杂志、图书、舞台剧等多种形式呈现,而最新的消息是网游《皮皮鲁和419宗罪》的推出。
在郑渊洁的儿子郑亚旗的讲述中,这款网游想吸引90后玩家,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即使是2000年以后出生的孩子,都更有兴趣参与到更为玄幻和刺激的网络游戏当中去。
难道如同网友所说,皮皮鲁只能赚怀旧钱了?
【杂志】
郑渊洁当年一个人写整本杂志
《童话大王》2001年起翻登旧故事
按照郑渊洁的设计,皮皮鲁代表考试成绩不好的孩子,鲁西西则是考试成绩好的孩子,“我决定通过我的童话鼓励中国所有孩子,特别是考试成绩不好的孩子。”
《皮皮鲁外传》出版后一炮走红,一年多的时间里加印了五六次。26岁的郑渊洁成名了,他开始给众多报纸杂志写连载,最多的时候每个月要创作十几万字。
1985年春节,郑渊洁创办的个人童话杂志《童话大王》诞生。
少年儿童出版社的计策告诉记者,一个人写一本杂志,在今天根本不可想象。但在当时,郑渊洁和他的皮皮鲁,就是如此“所向披靡”。1996年时,杂志销量达到顶峰,达80万册。
有一个段子形容《童话大王》的成功,当时杂志社不超过5个人,但人人都有一套房和一辆车,这在全国的杂志社里是个奇观。
后来皮皮鲁被指带有“成人色彩”,遭到许多“抵制”,郑渊洁写作的步子逐渐慢下来。从2001年开始,《童话大王》重新刊登郑渊洁20年来积累的旧故事,读者流失很大。到如今,已是惨淡维持,到了停刊的边缘。
但郑渊洁自己也记不清楚,皮皮鲁系列故事他写了多少,不过300多期《童话大王》足以说明皮皮鲁曾经的风光。
【舞台剧】
5岁以上的孩子兴趣不大
编剧:郑氏儿童剧更多是让家长怀旧
中国儿童剧如果不排郑渊洁的童话,未免可惜。
郑渊洁很谨慎,之前也有数家剧团和他联系过,但最终还是不了了之。直到2007年,中国儿艺开始制作第一部郑渊洁童话儿童剧。
80后编剧杜薇刚好就是那时进的儿艺。她没想到,接手的第一个工作,就是将郑渊洁的童话改成儿童剧。“我很‘粉’郑渊洁的,小时候还花5块钱,买过他的签名明信片。老编剧对他没感觉,所以制作团队全是80后,都是看《童话大王》长大的。”
杜薇设想过很多和偶像见面的情形,但从没想过,第一次见面是和偶像正儿八经地谈合作。“那天,郑亚旗也来了。合作意向、具体操作都是他在负责,郑渊洁就负责把控文学方向。”
杜薇他们很谨慎,每完成一步功课,就给郑渊洁发邮件,等他认可了才继续下面的工作。
因为这出儿童剧,更多的是给家长怀旧的。
“郑渊洁的童话是80后的集体记忆。现在这些读者也差不多升级做爸妈了,一定会带孩子来看的。毕竟,这是第一部郑渊洁童话改编的儿童剧。”杜薇说。
第一出儿童剧《红沙发音乐城》上演时,杜薇偷偷潜伏到现场观察过,“都是80后家长。有一位家长估计是‘铁粉’,夫妻俩抱着几个月大的婴儿就来看了。宝宝是睡完整场演出,这对小夫妻边看边笑,乐得不行。”
之后,中国儿艺又连续排了儿童剧《魔方大厦》、《罐头小子》。每一场都是人满为患。
但从小观众的反应中,杜薇也发现一个情况。“看演出,笑得最开心的是5岁的孩子。10岁的小观众就觉得故事很幼稚了。”杜薇当年看《童话大王》时,正在念小学。每个月伸长了脖子,等老师发下一期杂志。但现在上小学的孩子们,对郑渊洁童话并不感冒,“孩子们的情操太超前了。我们也把小观众的年龄从5到10岁,缩小到了5岁左右。”
【影视】
说教式改编让郑氏童话淡出
郑渊洁:教育小孩要通过故事来展现
在80后的童年记忆里,放学之后等待我们的不是补习班,而是动画片。那时候,动画片都是在晚6点放的。路远的同学都是以百米冲刺的速度,杀到电视机前。
当时,很多影视公司找到郑渊洁,希望将他的作品改编成为影视剧。
1987年,郑渊洁将《舒克和贝塔历险记》的拍摄权,转让给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因此我得到了150元,这在当时是一个很大的数字,所以我同意了。”之后,又有《魔方大厦》、《皮皮鲁外传》等被改编成动画片。
但郑渊洁直言,对这些作品并不满意。“尽管动画片拍得很好,但我注意到,里面有点说教。比如教育小孩不要撒谎,是直接说出来的,而不是通过一个故事来展现。”
这让郑渊洁对改编产生了“心理阴影”。之后,虽然儿子郑亚旗一再提出将作品改编成影视剧、动画片,但都被拒绝了。郑亚旗批评郑渊洁“太守旧”。
直到2006年,郑渊洁才答应将所有作品的影视改编权,卖给长影集团。当时还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发布会,宣称投资高达3个亿,还要在全球范围内招募编剧、导演,准备将《舒克和贝塔历险集》改编成300集动画片,将《金拇指》拍成电视剧,而《皮皮鲁和鲁西西》拍成电影。
但到目前为止,这些作品还没有诞生。
只有在一次接受采访时,郑渊洁才简单提到,第一部出炉的是《舒克和贝塔》,将在今年暑假上映。为了避免出现他最讨厌的说教,郑渊洁说改编后的作品,必须先让他过目。
【网游】
《皮皮鲁和419宗罪》上线
当年看皮皮鲁的孩子都已到而立之年,如何吸引当下更年轻的90后读者?如何进一步挖掘皮皮鲁的品牌价值,郑渊洁把机会和挑战一并抛给了儿子郑亚旗。
郑亚旗很快有了新动作——2005年,他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合作,经过重新包装,推出焕然一新的《皮皮鲁总动员》。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北京分社副社长林云向记者介绍,《皮皮鲁总动员》丛书属于超级畅销图书,至今销售已逾2000万册。2007年,郑亚旗开办皮皮鲁讲堂,专门辅导孩子们语文,聘请的老师同样只有郑渊洁一个。
《皮皮鲁和419宗罪》是郑渊洁早年为儿子编写的10部家庭教材之法制篇。如今,根据这部作品改编的儿童网络游戏正式上线。
郑亚旗这段时间,常常忙得没时间吃饭。但仍然会在微博出没,为新生的皮皮鲁产品吆喝几声。父亲郑渊洁更在微博中力挺儿子,声称“玩过该游戏的玩家,将非常熟悉法律知识。”引来无数网友的回复和转发。郑亚旗还谦虚地回复父亲郑渊洁:“改编你的作品太难,因为内容太丰富。”
“老字号的重新畅销,需要巧妙的营销策略。这些动作的背后,无疑为‘皮皮鲁’增加了品牌曝光率。”业界分析说。
网友们显得兴奋不已。叫猫有点懒的网友说:“作为一名网游爱好者,我期待这个网络游戏,要是这个游戏能成为一代人的集体回忆,再算上大家小时候看的书,以后可以出本《皮皮鲁和我的前半生》了。”
90后网友形容这个游戏,很欢乐,很好玩,“能玩儿的时间太短了。应该分个18岁上和18岁下。18岁上就别限时了吧。”但比起大型的玄幻游戏,魅力还是不足。
这些反响已经让郑亚旗很开心,“以后我们专门为年龄稍大的读者开发个游戏。”至于题材的蓝本,当然还是皮皮鲁系列。